回舻舣西湖,埙篪谐伯仲
出处:《慰陆子顺丧偶》
宋末元初 · 陈深
岁晏登禹陵,山水清游纵。
回舻舣西湖,埙篪谐伯仲。
旅窗灯焰青,炊臼感幽梦。
绝弦闻遗声,据藜发哀恸。
重怜游子情,惧乏尊章奉。
凄风动虚幌,斜月照飞栋。
芳胶解钿朵,流尘昏翠凤。
荀香怅未歇,潘诗应屡讽。
孤兽骇哀鸣,离禽感幽哢。
蒙庄亦何人,傲倪自惊众。
遗情信良难,至理堪折衷。
回舻舣西湖,埙篪谐伯仲。
旅窗灯焰青,炊臼感幽梦。
绝弦闻遗声,据藜发哀恸。
重怜游子情,惧乏尊章奉。
凄风动虚幌,斜月照飞栋。
芳胶解钿朵,流尘昏翠凤。
荀香怅未歇,潘诗应屡讽。
孤兽骇哀鸣,离禽感幽哢。
蒙庄亦何人,傲倪自惊众。
遗情信良难,至理堪折衷。
注释
岁晏:年末。禹陵:大禹陵。
回舻:掉转船头。
西湖:杭州西湖。
炊臼:炊烟。
幽梦:梦境般的感触。
绝弦:断弦。
哀恸:悲伤。
游子:远行者。
尊章:孝敬之道。
凄风:寒风。
飞栋:飞檐的屋梁。
芳胶:芳香的胶。
钿朵:镶嵌的花朵。
荀香:荀子的香气。
潘诗:潘岳的诗。
孤兽:孤独的野兽。
离禽:离群的鸟儿。
蒙庄:庄子。
傲倪:傲骨。
遗情:难以言表的情感。
至理:至高的道理。
翻译
年末时分登临大禹陵,山水间畅游无拘无束。掉转船头停泊在西湖边,音乐和谐如兄弟一般。
旅途中的窗户映着青色灯火,想起家乡的炊烟,心中充满梦境般的感触。
听到断弦余音,仿佛听见了逝去的声音,握着藜杖,心中充满哀伤。
深深同情远行者的孤独,担心自己无法尽孝敬之道。
寒风吹动着空荡的帷幔,斜月照亮飞檐的屋梁。
芳香的胶解开镶嵌的花朵,灰尘覆盖了翠绿的凤凰。
荀香的思绪尚未消散,潘岳的诗篇想必常被吟咏。
孤独的野兽发出哀鸣,离群的鸟儿触动了幽深的鸣叫。
庄子究竟是何等人物,他的傲骨让众人惊讶。
游子的情感难以言表,至高的道理值得我们权衡和调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元初诗人陈深所作的《慰陆子顺丧偶》,表达了对友人陆子顺丧偶之痛的深切慰问和对其情感困境的理解。诗中以岁晚登临禹陵,山水间寻求心灵寄托开篇,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诗人通过比喻,将自己与陆子顺的关系比作和谐的音乐,象征友情深厚。
接着,诗人描述了夜晚在旅途中,看到灯光微弱,炊烟袅袅,勾起了陆子顺对亡妻的深深怀念,内心充满哀伤。他听到断弦之音,仿佛还能听见亡者的余音,这进一步加深了他的悲痛。诗人同情陆子顺的游子生涯,担心他缺乏精神支柱。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运用景物描写,如凄风、斜月、凋零的装饰和落满灰尘的翠凤,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陆子顺的孤独与哀愁。诗人引用荀香(荀悦)和潘岳(悼亡诗的典故)来表达对丧偶之痛的传统理解,同时也借孤兽哀鸣、离禽悲啼,强化了这种情感共鸣。
最后,诗人提到庄子(蒙庄子)的超然态度,暗示即使面对人生困境,也应保持一份豁达,寻找生活的平衡。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安慰和对生死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