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边鱼泳遥相狎,林里蝉吟半未停
出处:《秋日黎继荐携酒同关伯玉诸子过蘧园得停字》
明 · 欧大任
荒径谁来问字亭,远劳载酒满山瓶。
池边鱼泳遥相狎,林里蝉吟半未停。
湘浦风高兰尚绿,洞庭霜过橘犹青。
晚凉惟有缨堪濯,一曲沧浪醉后听。
池边鱼泳遥相狎,林里蝉吟半未停。
湘浦风高兰尚绿,洞庭霜过橘犹青。
晚凉惟有缨堪濯,一曲沧浪醉后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访友的雅致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访友途中所见的景致,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的闲适与欢愉。
首联“荒径谁来问字亭,远劳载酒满山瓶”,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寞的氛围,访友者在荒径中寻觅一处名为“问字亭”的所在,远道而来的朋友特意携带了满满一山瓶的美酒,这份深情厚谊跃然纸上。
颔联“池边鱼泳遥相狎,林里蝉吟半未停”,转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池塘边,鱼儿自由游弋,似乎在互相嬉戏;树林间,蝉鸣声此起彼伏,虽已接近尾声,但仍不减其悠扬悦耳。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颈联“湘浦风高兰尚绿,洞庭霜过橘犹青”,进一步将视线转向远方,湘江之滨,尽管秋风已至,但兰花依然绿意盎然;洞庭湖畔,即便霜降已过,橘树上仍挂满了青绿的果实。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季节更替下的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生命力坚韧不拔的赞美。
尾联“晚凉惟有缨堪濯,一曲沧浪醉后听”,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与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在傍晚的凉风中,唯有清洗帽子(缨)之事可做,而此时,一曲《沧浪》之歌,在醉后的余音中回荡,既是对友情的珍惜,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珍视,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