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厨笋蕨随斋钵,禅窟香灯话宿因
出处:《游长松闻捷音》
宋 · 李流谦
十里登山访定身,衣边犹带簿书尘。
僧厨笋蕨随斋钵,禅窟香灯话宿因。
便可扶犁老岷蜀,已闻传檄定咸秦。
家家钗钏何须惜,难买尧眉一笑春。
僧厨笋蕨随斋钵,禅窟香灯话宿因。
便可扶犁老岷蜀,已闻传檄定咸秦。
家家钗钏何须惜,难买尧眉一笑春。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访友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开篇“十里登山访定身”即设置了一种远离尘嚣、向往清净之心的基调。"衣边犹带簿书尘"则透露出诗人仍未完全摆脱世间纷争,书卷和尘土象征着知识与现实世界的牵绊。
接着“僧厨笋蕨随斋钵”、“禅窟香灯话宿因”两句,通过对寺庙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修行的一种向往和理解。在这静谧的环境中,时间似乎变得漫长,而“宿因”一词,更深化了这种超脱时空、追求内在平和的心境。
"便可扶犁老岷蜀"表明诗人对于远古圣贤的一种崇敬之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已闻传檄定咸秦"则是说已经听闻了某种捷报或好消息,这里的“定咸秦”可能暗指某种美好的预兆。
最后两句“家家钗钏何须惜,难买尧眉一笑春”表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世间的财富与物欲皆不值得珍惜,而真正难以获得的是那份超然物外、如春日般温暖的微笑,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智慧的尊重,以及对于美好未来的一种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