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得蒲鞋无脚著,大雪漫山却伸脚
出处:《云门大师真赞》
宋 · 李之仪
织得蒲鞋无脚著,大雪漫山却伸脚。
嬲人枉了三则语,传家只用一字错。
至今儿孙满天下,伸头缩颈如鹳鹤。
捩转嘴面有商量,学得马骑被驴扑。
嬲人枉了三则语,传家只用一字错。
至今儿孙满天下,伸头缩颈如鹳鹤。
捩转嘴面有商量,学得马骑被驴扑。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位云门大师的智慧与幽默。诗中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场景和比喻,展现了大师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首先,“织得蒲鞋无脚著”,以织好的蒲鞋找不到合适的脚来穿,比喻智慧与实践之间的脱节,强调了理论与实际应用的重要性。接着,“大雪漫山却伸脚”,在大雪覆盖的山上伸脚,象征着在困难或逆境中寻找机会,展现出一种积极面对挑战的态度。
“嬲人枉了三则语”一句,通过“嬲”字(意为纠缠、困扰),表达了对那些徒劳无功的言语的讽刺,强调了行动胜于空谈的道理。而“传家只用一字错”则指出,真正的传承并非在于复杂的道理,而是在于一个简单的、正确的指导原则。
后两句“至今儿孙满天下,伸头缩颈如鹳鹤”,通过描述子孙满堂的景象,以及他们像鹳鹤一样伸缩自如的动作,寓意着智慧与自由的生活状态可以代代相传,形成一种和谐与繁荣的局面。
最后,“捩转嘴面有商量,学得马骑被驴扑”,以动物的形象比喻,说明了在学习和实践中,灵活应变的重要性。即使学到了骑马的技巧,也可能因为不适应而被驴子扑倒,强调了实践中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既富有生活情趣,又蕴含着丰富的智慧,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