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白傅顿成香火社,东坡犹记妙高台全文

白傅顿成香火社,东坡犹记妙高台

明 · 邓林
天龙寺里谒如来,绀殿重扃逶迤开。
白傅顿成香火社,东坡犹记妙高台
宝山愿力随缘结,尘世清心到此灰。
吟罢倚阑閒纵目,长江东去鹤飞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天龙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佛教文化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首句“天龙寺里谒如来”,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虔诚拜访,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向往。接着,“绀殿重扃逶迤开”描绘了寺庙建筑的庄严与宏伟,通过“重扃”和“逶迤开”的动态描写,展现了寺庙入口处的庄重与神秘。

“白傅顿成香火社,东坡犹记妙高台”两句巧妙地引用了白居易和苏轼两位宋代文豪的故事,借以表达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精神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佛教文化的深厚渊源。这里“香火社”指的是一种宗教社团,而“妙高台”则可能是指寺庙中的某座高台,象征着修行的高境。

“宝山愿力随缘结,尘世清心到此灰”则是诗人对自身心灵追求的直接抒发。他将自己比作在宝山中结缘的修行者,通过参访寺庙,让尘世的杂念得以净化,心灵得到了升华。这种对清净与解脱的追求,是许多佛教信徒共同的心声。

最后,“吟罢倚阑闲纵目,长江东去鹤飞回”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动作,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他吟诗后倚靠栏杆,眺望远方,长江水向东流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鹤飞回”则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景象,或是对某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渴望。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