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若非载笔登麟阁,定是吹箫伴凤台全文

若非载笔登麟阁,定是吹箫伴凤台

唐 · 于季子
梓泽年光往复来,杜霸游人去不回。
若非载笔登麟阁,定是吹箫伴凤台
路傍桃李花犹嫩,波上芙蕖叶未开。
分明寄语长安道,莫教留滞洛阳才。

注释

梓泽:地名,代指美好的地方,这里泛指游历之处。
杜霸:泛指游人,非具体地名,可能借指喜欢游历的人。
麟阁:即麒麟阁,古代皇宫中的楼阁,常用来表彰功臣。
吹箫伴凤台:凤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比喻高雅的去处。
路傍:路边。
芙蕖:荷花的别称。
长安:古都名,这里代指朝廷或国家的中心。
洛阳才:洛阳,古时文化繁荣之地,‘洛阳才’比喻有才华的人。

翻译

时光在梓泽之地循环往复,游历杜霸之人却一去不返。
如果不是为了记录功绩登上麒麟阁,那定是在凤凰台旁吹箫作乐。
路旁的桃花李花依旧娇嫩,水面上的荷花叶子还未展开。
明确地传达给长安的道路信息,切莫让洛阳的英才滞留不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洛阳城外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逝去岁月和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梓泽年光往复来”一句,以时间的流转开篇,表达了时光易逝的感慨;“杜霸游人去不回”则透露了对已故人士的怀念之情。

接着,“若非载笔登麟阁,定是吹箫伴凤台”两句,通过设想已故友人的可能境遇——或是在仙界中书写天书,或是在神台上吹奏仙乐,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超然脱俗的美好愿景。

下片“路傍桃李花犹嫩,波上芙蕖叶未开”则是对早春景色的细腻描绘,桃李初放、芙蕖尚未舒展,表现了春意盎然而生机勃勃的画面。

最后,“分明寄语长安道,莫教留滞洛阳才”两句,则是诗人对远方友人的嘱托,不要让才华在洛阳城中停滞,要将信息传递到长安,让才华得以展现和传播。这不仅是对朋友的关切,也是诗人自己对于人才不应该被埋没的期望。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早春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怀念,将自然美与人生感慨完美融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