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公知阅几桑阴,玉笋山中旧隐寻
出处:《曾总干以乃尊侍郎二诗见示和韵 其一》
宋 · 李曾伯
别公知阅几桑阴,玉笋山中旧隐寻。
郾暮联镳来自旧,泾舟共楫继由今。
一门翁季芝兰味,四海弟兄金石心。
塞上西风渐萧瑟,书来毋惜寄规箴。
郾暮联镳来自旧,泾舟共楫继由今。
一门翁季芝兰味,四海弟兄金石心。
塞上西风渐萧瑟,书来毋惜寄规箴。
注释
别:离别。公知:熟知。
阅:经历。
桑阴:桑树下的阴凉。
玉笋山:山名。
旧隐:旧日隐居处。
郾暮:傍晚。
联镳:驾车同行。
泾舟:泾河上的舟。
共楫:同舟共济。
翁季:长辈。
芝兰味:比喻高尚的品德。
金石心:像金石般坚定的心。
塞上:边塞。
西风:秋风。
萧瑟:凄凉。
书来:期待你的来信。
毋惜:不要吝啬。
规箴:规劝和教诲。
翻译
别后你是否还记得那桑树下的时光,再次踏入玉笋山中寻找旧日的隐居地。傍晚时分,我们一同驾车而来,沿着过去的足迹,乘舟共桨,延续今日的友情。
我们的家族中,长辈们如芝兰般芬芳,兄弟间的情谊坚固如金石。
边塞上的秋风渐起,凉意袭人,希望你能收到我的信件,不必吝啬你的规劝和教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开篇“别公知阅几桑阴,玉笋山中旧隐寻”两句,通过描述重逢旧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理解自己的人的深厚感情。这里的“玉笋山中”象征着一个清幽脱俗的环境,“旧隐寻”则暗示了一种追寻往昔时光的行为。
接下来的“郾暮联镳来自旧,泾舟共楫继由今”两句,以河流作为时间的载体,展示了历史的长河和友情的延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期待。
“一门翁季芝兰味,四海弟兄金石心”两句,则深化了主题,强调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纯洁情感和坚固不移的友谊。这里的“一门翁季”指的是同一种志趣的人,“芝兰味”象征高洁的情操;而“四海弟兄金石心”则形容了像金石一样坚不可摧的兄弟之情。
最后,“塞上西风渐萧瑟,书来毋惜寄规箴”两句,通过对边塞秋风的描写,以及书信往来的描述,再次强调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沟通交流的情怀。这里的“西风渐萧瑟”营造了一种肃杀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而“毋惜寄规箴”则表明了诗人愿意无所保留地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书信传达给远方的朋友。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对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