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无早暮,同物自飞沈
出处:《次韵苏盦夜直》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春盛寒犹重,风多昼易阴。
任天无早暮,同物自飞沈。
地气鹃前觉,巢痕燕共寻。
炉灰浑未冷,相喻向晨心。
任天无早暮,同物自飞沈。
地气鹃前觉,巢痕燕共寻。
炉灰浑未冷,相喻向晨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生命的循环。
首联“春盛寒犹重,风多昼易阴”描绘了春天虽然万物复苏,但寒意仍未完全消散,风多使得白日也容易变得阴沉。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春与寒、昼与阴的交织,既展示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暗示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挑战与变化。
颔联“任天无早暮,同物自飞沈”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无论昼夜如何更迭,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无论是飞翔还是沉潜,都是生命自然的表达。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生命多样性的尊重和欣赏。
颈联“地气鹃前觉,巢痕燕共寻”则将视角转向具体的自然现象。杜鹃在地气升腾时感知到春天的到来,而燕子则在寻找旧巢,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通过杜鹃和燕子的行为,诗人巧妙地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尾联“炉灰浑未冷,相喻向晨心”收束全诗,以炉灰未冷象征时间的流转,暗含着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同时,“相喻向晨心”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即使夜晚即将过去,心中依然充满对新一天的向往和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循环与自然规律的和谐统一,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