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茅土横九州,高门长戟封王侯
出处:《六叹 其六》
唐 · 李涉
汉臣一没丁零塞,牧羊西过阴沙外。
朝凭南雁信难回,夜望北辰心独在。
汉家茅土横九州,高门长戟封王侯。
但将钟鼓悦私爱,肯以犬羊为国羞。
夜宿寒云卧冰雪,严风触刃垂旌节。
丁年奉使白头归,泣尽李陵衣上血。
朝凭南雁信难回,夜望北辰心独在。
汉家茅土横九州,高门长戟封王侯。
但将钟鼓悦私爱,肯以犬羊为国羞。
夜宿寒云卧冰雪,严风触刃垂旌节。
丁年奉使白头归,泣尽李陵衣上血。
翻译
汉朝的大臣消失在丁零边塞,放牧的羊群穿越阴沙之外。早晨依赖南飞的大雁传递消息难以返回,夜晚仰望北斗独自心怀忧愁。
汉朝的领土遍布九州,豪门贵族手持长戟封赏王侯。
他们只知用钟鼓取悦自己,怎会因犬羊入侵而感到国家羞耻。
夜晚露宿在寒冷的云层下,身卧冰雪,面对严寒强风,旗帜低垂。
年轻的使者归来却已白发苍苍,泪水浸湿了李陵衣上的血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汉臣在边塞的生活景象和心境,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个人的哀伤。开篇便以“汉臣一没丁零塞”、“牧羊西过阴沙外”两句,设定了边塞的荒凉与孤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作为汉臣的身份和他所处的环境。
接着,“朝凭南雁信难回,夜望北辰心独在”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南雁是传递信息的信使,但即便如此,也难以将情感传达回去;夜晚仰望北极星,心中只有孤独的守望。
“汉家茅土横九州,高门长戟封王侯”一段,展示了大唐帝国的广阔疆域和强盛的国力,但紧接着“但将钟鼓悦私爱,肯以犬羊为国羞”却揭示了一种对权贵们只知享乐、不顾国家安危的批评。钟鼓象征着战争和警告,而权贵们却只用它们来满足私欲,甚至愿意用牲畜(犬羊)作为代价来换取国家的耻辱。
“夜宿寒云卧冰雪,严风触刃垂旌节”再现了边塞的艰苦和战争的残酷。诗人在严寒的环境中度过夜晚,甚至连睡觉时都要担心被敌军袭击。
最后,“丁年奉使白头归,泣尽李陵衣上血”表达了诗人因战乱而白发加身,回想往事时,李陵(历史上著名将领,因战败而亡)衣襟上的血迹依然历历在目,充满了悲凉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展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个人忠诚与国家兴衰之间的矛盾,以及对英雄将领的哀悼。诗人的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而富有力量,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