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郁将谁言,犹能事文墨
出处:《倚树三叹息》
宋末元初 · 赵文
煌煌天上星,堕地化为石。
回思天宫胜,再上那可得。
台郁将谁言,犹能事文墨。
一落秦王手,已是不完璧。
秋风吹我衣,倚树三叹息。
回思天宫胜,再上那可得。
台郁将谁言,犹能事文墨。
一落秦王手,已是不完璧。
秋风吹我衣,倚树三叹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煌煌:明亮的样子。堕地:降落到地面。
化为:变成。
石:石头。
回思:回忆思考。
天宫:天上的宫殿。
再上:再次上去。
那可得:怎么可能做到。
台郁:内心的苦闷。
谁言:向谁诉说。
事文墨:从事文学创作。
秦王:古代中国的一个君主,这里可能指代权势者。
不完璧:不完整的玉璧,比喻失去原有纯洁或完整。
秋风:秋天的风。
衣:衣服。
倚树:靠着树。
三叹息:连续三次叹息。
翻译
明亮的星辰从天而降,化作坚硬的石头。回想天宫的辉煌,再次上去又怎能实现。
台上空想无人诉说,还能从事写作之事。
一旦落入秦王之手,就不再是完整的玉璧。
秋风拂过我的衣裳,我靠着树三次叹息。
鉴赏
这首诗以"煌煌天上星"起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星辰的璀璨,然后转折至现实,星星坠地化为石头,暗示了主人公的失意或理想破灭。诗人通过"回思天宫胜,再上那可得"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流露出一种无法重拾往昔荣光的感慨。
"台郁将谁言,犹能事文墨"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试图保持文化修养,通过写作来寄托情感,但又意识到"一落秦王手,已是不完璧",意味着自己的才华被他人轻易夺去,不再完整无缺。最后两句"秋风吹我衣,倚树三叹息"以自然景象收束,借秋风的萧瑟和倚树的孤独,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通过个人际遇的描绘,展现了宋末元初文人面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