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曰能如是,与子返初服
今来絜室谋,迭更姓字孰。
忆我托居时,数辈共一族。
耕呼四五人,倾卮必尽斛。
双屦户外至,披衣亦出肃。
汎爱无远近,馀惠及六畜。
仰视白日光,俯采庭中菊。
冷蕊孟郊诗,寒夜多手录。
伝伝里巷内,忘形宛枝鹿。
饥驱我出门,载笔事干禄。
嵚奇登一第,勉慰慈氏鞠。
谓可斗升计,冰霜贞水菽。
何期大命徂,运数遘百六。
鱼书与狐鸣,倏走龙蛇陆。
皇居犹不保,焉能恤蘧宿。
敛翮云水栖,萧然倚深竹。
母曰能如是,与子返初服。
饥食原田穗,渴饮碧涧澓。
翱翔颇自由,如彼空中■。
优悠十载余,于世但碌碌。
忽闻太守来,弹冠出新沐。
典则俨先民,高明耀薖轴。
时或示文字,挹之清风穆。
古人怀远游,矧于躬得淑。
赧赤询邻里,尚有旧门塾。
右作金吾居,左作庐江筑。
金吾驺从赫,雕弓插绣菔。
庐江美言笑,戈矛藏阴䛢。
寄谢楮冠子,为计良未熟。
吾等皆蝉翳,气势变寒燠。
鹊巢鸠居之,国风胡不读。
吁嗟天地大,微躯果踖踧。
翘首瞻太行,十上九声矗。
遥指齐州小,蠕蠕蠢车毂。
虎豹步中材,凡物皆慑伏。
翩乎梁间燕,颉颃上下逐。
大海涌波涛,天吴怒闪煜。
鲔鲦非不娱,羊裔类鸥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过去对家的感慨,到如今面对家园变迁的复杂心情。诗中充满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变化的无奈和感慨。
开篇“昔也叹无家,常疑多是屋”,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渴望与追寻。接着“今来絜室谋,迭更姓字孰”则反映了现实中的家园已非往日模样,人事更迭,让人感到迷茫与困惑。
“忆我托居时,数辈共一族”回忆了与亲朋好友共同生活的温馨时光,“耕呼四五人,倾卮必尽斛”描绘了农忙时节的热闹与和谐。“双屦户外至,披衣亦出肃”展现了邻里间的和睦与尊重,“汎爱无远近,馀惠及六畜”体现了对周围生命的关怀与爱护。
“仰视白日光,俯采庭中菊”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冷蕊孟郊诗,寒夜多手录”则表明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伝伝里巷内,忘形宛枝鹿”描述了乡间生活的自在与淳朴。
然而,随着“饥驱我出门,载笔事干禄”的转折,诗人的生活发生了改变,追求功名利禄,经历了“嵚奇登一第,勉慰慈氏鞠”的成功,却也遭遇了“谓可斗升计,冰霜贞水菽。何期大命徂,运数遘百六”的命运转折,人生起伏,世事无常。
“鱼书与狐鸣,倏走龙蛇陆。皇居犹不保,焉能恤蘧宿”表达了对权力更替、世事动荡的感慨,“敛翮云水栖,萧然倚深竹”则是诗人面对困境时的自我安慰与逃避。
“母曰能如是,与子返初服”体现了家庭的支持与鼓励,“饥食原田穗,渴饮碧涧澓”描绘了回归田园生活的简单与满足,“翱翔颇自由,如彼空中■”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优悠十载余,于世但碌碌”是对过去十年生活的总结,“忽闻太守来,弹冠出新沐”预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典则俨先民,高明耀薖轴”描绘了地方官吏的治理形象,“时或示文字,挹之清风穆”体现了文人士大夫与官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古人怀远游,矧于躬得淑”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敬仰,“赧赤询邻里,尚有旧门塾”则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右作金吾居,左作庐江筑”描绘了新建居所的景象,“金吾驺从赫,雕弓插绣菔”、“庐江美言笑,戈矛藏阴䛢”则展示了不同场景下的社会风貌。
最后,“寄谢楮冠子,为计良未熟”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吾等皆蝉翳,气势变寒燠”暗示了社会阶层的变化,“鹊巢鸠居之,国风胡不读”则对社会现象进行了反思,“吁嗟天地大,微躯果踖踧”表达了对生命渺小与宇宙广阔的感慨,“翘首瞻太行,十上九声矗”、“遥指齐州小,蠕蠕蠢车毂”描绘了对远方的向往与探索,“虎豹步中材,凡物皆慑伏”、“翩乎梁间燕,颉颃上下逐”、“大海涌波涛,天吴怒闪煜”则展现了自然界的力量与动态,“鲔鲦非不娱,羊裔类鸥鹜”表达了对不同生物生存状态的观察与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描绘了诗人从个人情感到社会变迁的广阔视角,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探索,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