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晓寒和月还侵枕,秋梦如云懒著山全文

晓寒和月还侵枕,秋梦如云懒著山

清末民国初 · 曹家达
饥来驱我未能闲,为避尘嚣转闭关。
宫府谁完蔺氏璧,图书珍似郑家环。
晓寒和月还侵枕,秋梦如云懒著山
莽莽中原看不得,怕留姓氏在人间。

鉴赏

这首诗《漫兴和樊山同秦伯未作》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饥来驱我未能闲,为避尘嚣转闭关”开篇即以“饥”字点明生活压力,形象地描绘了人在饥饿驱使下难以寻得片刻宁静的状态,同时“避尘嚣”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外界纷扰的厌倦,选择闭关自守以求心灵的清净。这一联通过对比手法,生动展现了人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双重挣扎。

颔联“宫府谁完蔺氏璧,图书珍似郑家环”运用典故,将历史人物与事件融入诗句中,借以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蔺氏璧与郑家环分别指代珍贵之物,通过“谁完”与“珍似”两个词,既体现了对历史名物的珍惜,也暗含了对个人价值与命运的深思。

颈联“晓寒和月还侵枕,秋梦如云懒著山”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清晨的寒意与月光交织,不仅渲染了一种清冷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而“秋梦如云”则以梦境比喻,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逃避与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力感与慵懒情绪。

尾联“莽莽中原看不得,怕留姓氏在人间”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面对广阔无垠的中原大地,诗人却选择了退缩,不愿留下自己的姓名于世间,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批判。通过这一联,诗人表达了对自由与独立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束缚的强烈不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为切入点,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我、社会与历史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