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枯滋雨露,桧老结龙虬
出处:《阙里瞻拜圣庙旋谒圣林恭纪》
明 · 韩日缵
齐心过阙里,肃肃拜垂旒。
庙与东山峙,墙萦泗水流。
三千周礼乐,二百鲁春秋。
趋鲤庭仍在,绂麟事讵悠。
奎文浮殿阁,云气护松楸。
筑室人空往,升堂迹可求。
楷枯滋雨露,桧老结龙虬。
祀以一牢重,教垂六籍收。
乾坤惭后死,日月仰前脩。
瞻礼不能已,低回再欲留。
庙与东山峙,墙萦泗水流。
三千周礼乐,二百鲁春秋。
趋鲤庭仍在,绂麟事讵悠。
奎文浮殿阁,云气护松楸。
筑室人空往,升堂迹可求。
楷枯滋雨露,桧老结龙虬。
祀以一牢重,教垂六籍收。
乾坤惭后死,日月仰前脩。
瞻礼不能已,低回再欲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阙里瞻拜孔子庙宇和圣林的情景,充满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首联“齐心过阙里,肃肃拜垂旒”描绘了作者虔诚地走过阙里,恭敬地向孔子的画像致意的场景。接下来的几联则通过描述孔子庙宇周围环境的壮丽,如“庙与东山峙,墙萦泗水流”,以及孔子所创立的周礼乐与鲁春秋的深远影响,展现了孔子思想的宏大气势。
“趋鲤庭仍在,绂麟事讵悠”表达了对孔子教育理念的追忆,强调孔子的教诲如同鲤鱼跃龙门般深入人心。“奎文浮殿阁,云气护松楸”则描绘了孔子庙宇的庄严与神圣,仿佛有云雾缭绕,守护着孔子的墓地。尾联“瞻礼不能已,低回再欲留”表达了作者对孔子的敬仰之情难以平息,希望再次停留以表达自己的敬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孔子庙宇及圣林的描绘,展现了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