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编一见如生面,怅望新阡恨不穷
出处:《闻常伯韩公下世感赋 其二》
宋 · 姜特立
六义湮沦吾道东,敢将见处与人同。
后生不遇东坡老,前辈今无南涧翁。
四偈真能垂具眼,瓣香端欲嗣宗风。
遗编一见如生面,怅望新阡恨不穷。
后生不遇东坡老,前辈今无南涧翁。
四偈真能垂具眼,瓣香端欲嗣宗风。
遗编一见如生面,怅望新阡恨不穷。
注释
六义:古代指《诗经》中的六种表现手法:风、雅、颂、赋、比、兴。湮沦:消失,淹没。
东坡老:指苏轼,因其号东坡居士。
南涧翁:可能指某位南方的老者,具体身份未明,但暗示有德高望重的人。
具眼:独具慧眼,有深刻见解。
瓣香:比喻对先人的尊敬和追思,如同点燃香火以示敬仰。
嗣宗风:继承宗师的风格或传统。
遗编:遗留下来的著作或书籍。
新阡:新坟,指去世者的墓地。
恨不穷:遗憾无法穷尽,意指对先人的怀念和未能深入研究他们的作品之憾。
翻译
六艺的传统在东方消失,我敢于把我所理解的道理与众人分享。年轻的才子没有遇到像苏东坡那样的前辈,当今也没有南涧翁这样的先贤。
这四首偈语确实展现了深刻的洞察力,我希望能继承他们的精神风貌。
阅读他们的遗作就像见到他们本人,遗憾的是他们的著作未能尽览,我的遗憾无穷无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对已故的韩公(常伯或韩公下世)表达哀悼和敬仰之情的作品。首句“六义湮沦吾道东”暗示了诗人在文学传统中感到某种失落,但诗人仍坚守自己的道路。接下来,“敢将见处与人同”表达了诗人敢于公开分享自己见解的态度。
“后生不遇东坡老,前辈今无南涧翁”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苏东坡(东坡老)和可能类似于韩公(南涧翁)的前辈才子的怀念,认为后世难以再遇到像他们那样的人物。
“四偈真能垂具眼,瓣香端欲嗣宗风”赞扬了韩公的文学才华和独特见解,认为他的作品具有深刻洞察力,并希望后人能继承他的文学精神。
最后,“遗编一见如生面,怅望新阡恨不穷”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韩公去世的悲痛之情,感叹未能与他深入交流,对他的怀念之情无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逝者的敬仰,也是对文学传统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