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眉间英气爽,羡君真肖傅修期
出处:《登同泰寺秋朴有诗颇佳依韵酬之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闲来何事最相宜?重访山灵话旧知。
半日相陪携谢屐,一尊豫约醉陶篱。
阳春郢曲谁能和?沧海云帆会有时。
咄咄眉间英气爽,羡君真肖傅修期。
半日相陪携谢屐,一尊豫约醉陶篱。
阳春郢曲谁能和?沧海云帆会有时。
咄咄眉间英气爽,羡君真肖傅修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山灵重逢,共叙旧情的情景。首句“闲来何事最相宜?”以问句开篇,引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接着,“重访山灵话旧知”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厚情感。
“半日相陪携谢屐,一尊豫约醉陶篱。”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山灵一同漫步,享受自然之美的场景。谢屐,古代登山用的木屐,这里借指登山或游览时的轻松自在。一尊豫约,意为预先约定的酒宴,此处暗含诗人与山灵之间深厚的友情和默契。
“阳春郢曲谁能和?”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阳春”出自《吕氏春秋》,比喻美好的音乐;“郢曲”则指楚国郢都的乐曲,常用来形容高雅的音乐。诗人在这里询问谁能与他共同欣赏这样的音乐,隐含着对志趣相投的朋友的渴望。
“沧海云帆会有时。”这句诗以大海上的云帆为喻,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和憧憬。沧海,象征广阔无垠的海洋,云帆则是航行于大海中的船只,寓意着无论前路如何,总有到达彼岸的时刻。
最后,“咄咄眉间英气爽,羡君真肖傅修期。”这两句是对友人的赞美。咄咄,表示赞叹;英气爽,形容人精神饱满、气质不凡;“羡君真肖傅修期”,意思是羡慕友人如同傅修期一般,拥有卓越的才华和高尚的品德。傅修期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此处用以赞誉友人的才华与品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以及对友情、艺术和未来的美好期待,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