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幸唯修偈,承恩不乱禅
出处:《寄法乾寺令諲太师》
唐 · 张蠙
师居中禁寺,外请已无缘。
望幸唯修偈,承恩不乱禅。
院多喧种药,池有化生莲。
何日龙宫里,相寻借法船。
望幸唯修偈,承恩不乱禅。
院多喧种药,池有化生莲。
何日龙宫里,相寻借法船。
注释
师:指僧人。居:居住。
中禁寺:皇宫中的寺庙。
外请:外界邀请。
望幸:期待皇恩。
修:修行。
偈:佛教的颂歌或教诲。
承恩:接受恩典。
乱禅:扰乱禅定。
喧:喧闹。
种药:种植药材。
化生莲:佛教中象征清净的莲花。
龙宫:神话中的海底宫殿。
法船:比喻佛法的智慧之舟。
翻译
他居住在皇宫中的寺庙,外界的邀请已经不再可能。期待皇上的恩宠唯有通过修行佛法,接受恩典时也不忘禅定之心。
寺庙内常有种植药材的喧闹,池塘中生长着佛经中所说的化生莲花。
不知何时能到龙宫中,向你借取佛法的智慧之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蠙所作,名为《寄法乾寺令諲太师》。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宁静而超脱的禅意,以及诗人对于佛法修持的向往与追求。
“师居中禁寺,外请已无缘。”开篇即描绘出一位师父居住在深邃的寺庙之中,而外界的交往似乎已经断绝,这里的“中禁”可能指的是寺院内部某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也隐含着一种隔绝尘世的意味。
“望幸唯修偈,承恩不乱禅。”诗人表达了对于佛法的渴望与尊重之情,只愿意专心致志地修习佛法,不让任何杂念打扰内心的宁静和禅修。
“院多喧种药,池有化生莲。”这里描绘了一幅寺院庭园的景象,其中“院多喧种药”可能指的是寺院中种植了许多草药,这不仅反映出佛教僧侣对自然和养生的重视,也体现出一种自给自足、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池有化生莲”则是说寺院中的水池里生长着荷花,而“化生”一词在这里可能暗示了荷花从泥土中生长,纯净无染这一佛教修行中的理念。
“何日龙宫里,相寻借法船。”诗人最后表达了一种愿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到达“龙宫”——这在中国文化中通常指的是美好而神秘的地方,与师父共同探索佛法的深奥之处。这里的“法船”则是比喻,象征着通过佛法渡过生死与苦难的舟船。
整首诗以平和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寺院生活的图景,同时也流露出对师父及佛法的深深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