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夜凉春寂寞,淑气浸虚堂全文

夜凉春寂寞,淑气浸虚堂

出处:《暮春夜思
元 · 张玉娘
夜凉春寂寞,淑气浸虚堂
花外钟初转,江南梦更长。
野春鸣涧水,山月照罗裳。
此景谁相问,飞萤入绣床。

拼音版原文

liángchūnshūjìntáng

huāwàizhōngchūzhuǎnjiāngnánmènggèngcháng

chūnmíngrùnshuǐshānyuèzhàoluóshang

jǐngshuíxiāngtóngfēiyíngxiùzhuàng

注释

夜:夜晚。
凉:清凉。
春:春天。
寂寞:孤寂。
淑气:和煦的气息。
浸:弥漫。
虚堂:空荡的厅堂。
花外:花丛外。
钟初转:钟声刚刚响起。
江南:江南地区。
梦更长:梦境更悠长。
野春:野外的春天。
鸣涧水:山涧流水声。
山月:明亮的月光。
罗裳:轻纱般的衣裳。
此景:这样的景象。
谁相问:谁能共享。
飞萤:飞舞的萤火虫。
绣床:精美的绣床。

翻译

夜晚渐凉,春天显得孤寂,和煦的气息弥漫在空荡的厅堂。
花丛外,钟声刚刚响起,让远方的江南梦境更加悠长。
野外的春天,山涧流水声声作响,明亮的月光洒在轻纱般的衣裳上。
这样的美景,又有谁能共享?只有飞舞的萤火虫进入了精美的绣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春意盎然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无尽的遐想。开篇“夜凉春寂寞”四字,已经为读者铺设出一片静谧而又带有几分萧索的夜晚春色。

接着,“淑气浸虚堂”则是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新和宁静。这里的“淑气”,指的是温柔和煦的春天气息;“浸虚堂”,则形象地描绘出这份春意似乎无所不在,连空旷幽深的地方也不放过。

“花外钟初转”一句,不仅是听觉上的美妙体验,也为诗中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神秘和仪式感。古代的钟声常被用来点缀时间和空间,这里则更深化了夜半三更时分的静谧与孤寂。

“江南梦更长”一句,直接触及诗人的内心世界。“江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美丽的代名词,常常与水乡风光、柔和气候以及丰富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这里,“江南梦”,既可能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可能是对未来某种理想状态的向往。

“野春鸣涧水”、“山月照罗裳”两句,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更为广阔和自然的环境中。“野春”指的是远离都市喧嚣的田园春色,而“涧水”则是山间清澈的小溪,常与古典文学中的隐逸生活联系在一起。至于“山月”,则是在夜晚高悬的明亮月光,而“罗裳”通常指的是轻柔飘动的衣摆,这里可能暗示着某种不易觉察的情感流露。

最后,“此景谁相问,飞萤入绣床”两句,则是诗人的深情独白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这里的“此景”,指的是前文所描绘的一切;“谁相问”,则是在询问在这宁静而又寂寞的夜晚中,有谁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心境。而“飞萤入绣床”一句,则是对这种美好时光最为贴切的写照。萤火虫在夜空中闪烁,宛如星辰般点缀着夜晚的寂静,而“绣床”,则暗示了一种精致而又华美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景色的细腻描摹,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在元代社会背景下的孤独情怀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