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官塞泾渭,忆昔迥六龙
出处:《汉阴秋望辛丑七月入汉中过此时两宫在长安》
清末近现代初 · 杨圻
孤江剖万山,一发悬太空。
牵马扪碧落,四顾开心胸。
高乌沈下界,绝顶失诸峰。
落日坠地上,丹黄千万重。
秋色随雁来,浩荡自关中。
树杪窥长安,目力千里穷。
莽莽云霞间,汉唐多离宫。
材官塞泾渭,忆昔迥六龙。
旌旗出烟谷,跸路缘青松。
悠悠古人事,当时皆英雄。
寒芜不可极,西望伤幽衷。
逆知千载下,惊心与我同。
牵马扪碧落,四顾开心胸。
高乌沈下界,绝顶失诸峰。
落日坠地上,丹黄千万重。
秋色随雁来,浩荡自关中。
树杪窥长安,目力千里穷。
莽莽云霞间,汉唐多离宫。
材官塞泾渭,忆昔迥六龙。
旌旗出烟谷,跸路缘青松。
悠悠古人事,当时皆英雄。
寒芜不可极,西望伤幽衷。
逆知千载下,惊心与我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孤江之畔,眼前万山环绕,仿佛一根发丝般悬浮于广袤的天空。他牵着马,仰望碧蓝的天际,心胸开阔,感受到天地之大。高飞的乌鸦投向下方的世界,山顶的群峰在视野中消失,夕阳如丹黄重叠,铺展在地平线上。随着秋意和大雁的到来,诗人遥想关中的壮丽景色,目光穿透树梢,仿佛能触及长安城,感叹历史的沧桑。
诗人回忆起汉唐盛世,宫殿林立于云霞之间,曾经的皇家仪仗队穿越烟雾山谷,行进在青松夹道的道路上。他感慨古人的事迹,那些都是英勇的人物。然而,眼前的荒芜景象让他感到无尽的凄凉,遥望西方,心中充满哀伤。他预感到千百年后,后人也会对这样的历史遗迹感到震撼,与他的心境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秋日汉阴的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对历史变迁和英雄人物的追思,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