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轼徒下泪,裁书路已赊
出处:《送别不及赠何殷二记室诗》
南北朝 · 朱记室
凭轼徒下泪,裁书路已赊。
远鼓依林响,连樯倚岸斜。
山开云吐气,风愤浪生花。
即此余伤别,何论尔望家。
二君勖琬琰,无使没泥沙。
远鼓依林响,连樯倚岸斜。
山开云吐气,风愤浪生花。
即此余伤别,何论尔望家。
二君勖琬琰,无使没泥沙。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朱记室所作的《送别不及赠何殷二记室诗》。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
首联“凭轼徒下泪,裁书路已赊”,诗人站在车前,徒然地流下了离别的泪水,想要写封信表达心意,却发现路途遥远,难以送达。这里通过“徒”字和“赊”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哀愁。
颔联“远鼓依林响,连樯倚岸斜”,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远处的鼓声在树林中回响,船只排成一列,靠着岸边,显得有些倾斜。这两句通过声音和视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伤。
颈联“山开云吐气,风愤浪生花”,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云层间似乎有气体在涌动;狂风掀起巨浪,浪花翻滚,如同绽放的花朵。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也暗喻了离别后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尾联“即此余伤别,何论尔望家。二君勖琬琰,无使没泥沙”,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关切与祝愿。即使自己心中满是离别的伤感,也不去计较对方是否也在思念家乡。最后两句则是对何殷二位友人的勉励,希望他们像珍贵的玉器一样,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高洁,不被世俗的泥沙所淹没。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情味和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