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游我自惭时彦,宴喜人都荷圣朝
出处:《元宵后夜钟石少宰宅次韵二首》
明 · 孙承恩
剩有华灯续此宵,只嫌明月费呼招。
追游我自惭时彦,宴喜人都荷圣朝。
小海调高檀板急,博山炉煖篆烟飘。
孝先才思多豪逸,取次诗成不待敲。
追游我自惭时彦,宴喜人都荷圣朝。
小海调高檀板急,博山炉煖篆烟飘。
孝先才思多豪逸,取次诗成不待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后的夜晚,诗人孙承恩在钟石少宰的宅邸中所感受到的氛围与情感。首句“剩有华灯续此宵”描绘了虽然节日的盛装已退,但仍有华丽的灯火延续着夜晚的繁华,营造出一种虽节日已过,但余韵犹存的意境。
“只嫌明月费呼招”则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与喜爱,诗人似乎在说,明月的美丽让人心生向往,仿佛需要特意呼唤才能见到它的光辉,强调了明月的珍贵与迷人之处。
“追游我自惭时彦,宴喜人人都荷圣朝”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参与更多节日活动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朝统治者的感激之情,认为是盛世给予人们欢愉的机会。
“小海调高檀板急,博山炉煖篆烟飘”描绘了宴会中的热闹场景,小乐队演奏的音乐高昂激越,博山炉中香烟袅袅升起,营造出一种热烈而温馨的氛围。
最后一句“孝先才思多豪逸,取次诗成不待敲”则是对前人的赞美,提到孝先(可能是指古代的诗人或文学家)的才华横溢,即使是在匆忙之中也能创作出充满豪情逸致的诗歌,无需等待灵感的敲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宵节后夜晚的宁静与繁华,以及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文人风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