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担柴失,并皆金紫贵
出处:《于朱宣慰家作画讫作》
宋 · 释子温
昔有朱买臣,今有朱宣慰。
两个担柴失,并皆金紫贵。
两个担柴失,并皆金紫贵。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历史典故与现实生活的对比。"昔有朱买臣"引用了汉代朱买臣的故事,他早年贫贱,后来通过勤奋读书成为高官。"今有朱宣慰"则将朱买臣的形象与眼前的朱宣慰相对照,暗示后者也出身平凡但如今地位显赫,"担柴失"可能是指他们早期的艰辛劳作。"并皆金紫贵"则形容两人都获得了富贵,"金紫"是古代官员的服饰,象征权力和尊贵。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借代,表达了对人生际遇变化无常以及富贵荣华可能源于不同起点的感慨。诗人释子温以简练的诗句,寓言般地揭示了社会阶层流动的可能性,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