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孤节物,懒惰复谁伦
出处:《和郑康道春日三首 其一》
宋 · 李洪
寄兴沧洲上,平芜绿又春。
忘机时傲睨,燕坐默存真。
铁砚心逾壮,金楼铸自新。
年来孤节物,懒惰复谁伦。
忘机时傲睨,燕坐默存真。
铁砚心逾壮,金楼铸自新。
年来孤节物,懒惰复谁伦。
注释
沧洲:古代指近海的地方,这里指大海。平芜:平坦的草地。
忘机:无心机,不追求世俗利益。
燕坐:安闲地坐着。
默存真:默默保有真实的自我。
铁砚:坚硬的砚台,常用来比喻坚定的意志。
金楼:华丽的楼阁,象征高尚的追求。
孤节:孤高的节操。
懒惰:懒散,懈怠。
翻译
寄托情怀于沧海之上,春天又绿满平野。无心机时常傲视,静坐深思保持本真。
铁砚磨砺意志更坚,金楼打造焕然一新。
近年来我如孤节,懒散又有谁能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和郑康道春日三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淡泊与自得,他将自己的生活状态比喻为“寄兴沧洲上”,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平芜绿又春”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诗人在这里忘却了世间的繁琐与束缚,能够“傲睨”地享受这一份宁静。
“燕坐默存真”一句,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真实,他通过沉思冥想来保存自己的本真。在这里,“铁砚心逾壮”与“金楼铸自新”两句,象征着诗人的坚定意志和不断自新的精神状态。他的内心如同坚不可摧的铁砚,而他的生活则是在不停更新中前进。
最后两句“年来孤节物,懒惰复谁伦”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中保持独立品格的自嘲,以及对那些已经变得懒惰和失去比较的人或事物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