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向水边吟月晓,却来花下立更残
出处:《和普安郡王桂子》
宋 · 史浩
嫦娥屑玉酝旃檀,乞与人间秋后看。
已向水边吟月晓,却来花下立更残。
西风把酒休催菊,南国行歌不赋兰。
何必秾香千万斛,鼻端须此百忧宽。
已向水边吟月晓,却来花下立更残。
西风把酒休催菊,南国行歌不赋兰。
何必秾香千万斛,鼻端须此百忧宽。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桂子的喜爱与赞美。开篇“嫦娥屑玉酝旃檀”,以神话中的嫦娥与香料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桂子的香气独特而高雅。接着“乞与人间秋后看”,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份美好分享给世人的愿望。
“已向水边吟月晓,却来花下立更残”两句,通过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展现了诗人对桂子的持续关注与欣赏,无论是清晨的月光还是夜晚的余晖,都能感受到桂子的独特魅力。
“西风把酒休催菊,南国行歌不赋兰”则运用对比手法,将桂子与菊花、兰花并提,强调桂子在诗人眼中的独特地位,同时也表达了对其他花卉的尊重与欣赏,但桂子以其独特的香气和姿态独占鳌头。
最后,“何必秾香千万斛,鼻端须此百忧宽”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桂子香气的深深喜爱,认为无需追求千万斛的浓香,只需这桂子的香气就能化解心中的百般忧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桂子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