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随朱户上,榴近绿尊开
出处:《端阳十韵》
明 · 李昱
才应蕤宾律,惊心景物催。
艾随朱户上,榴近绿尊开。
吊屈人何在,沉湘事可哀。
几年无贾谊,何处有欧回。
龙斗舟翻雪,鼍鸣浪吼雷。
文章怀往躅,岁月等飞埃。
画扇逢时节,絺衣称体裁。
节从閒里过,诗向醉中来。
枕簟风生竹,阶除雨润苔。
角巾新浴罢,高咏兴悠哉。
艾随朱户上,榴近绿尊开。
吊屈人何在,沉湘事可哀。
几年无贾谊,何处有欧回。
龙斗舟翻雪,鼍鸣浪吼雷。
文章怀往躅,岁月等飞埃。
画扇逢时节,絺衣称体裁。
节从閒里过,诗向醉中来。
枕簟风生竹,阶除雨润苔。
角巾新浴罢,高咏兴悠哉。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端阳十韵》描绘了端午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首联“才应蕤宾律,惊心景物催”点出端午时节的到来,律吕和谐,景色变换引发内心感触。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艾”、“榴”等节日元素,展现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和对屈原的怀念。
“吊屈人何在,沉湘事可哀”表达了对屈原投江自尽的悲痛与哀思,接着诗人感慨贾谊和欧阳修等贤才的不在,暗示了对人才凋零的忧虑。接下来的“龙斗舟翻雪,鼍鸣浪吼雷”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赛龙舟的激烈场面和江水的汹涌。
诗人借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抒发怀旧之情,“文章怀往躅,岁月等飞埃”表达对古代文人的追慕,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诗句转向个人生活,写到扇子与衣物的选择,以及在闲暇和醉酒中创作诗歌的乐趣。
尾联“枕簟风生竹,阶除雨润苔”描绘了夏日微风习习、雨后青苔湿润的环境,诗人沐浴后披戴角巾,高声吟咏,心境悠然。整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融合了节日风俗、历史人物和诗人自身的感受,展现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