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
出处:《次韵宋肇惠澄心纸二首 其二》
宋 · 苏轼
君家家学陋相如,宜与诸儒论石渠。
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
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
注释
家学:家族世代相传的学术或文学传统。陋相如:指像司马相如那样出身寒微但才学出众的人。
石渠:古代皇家图书馆,此处代指学术讨论场所。
古纸:年代久远、珍贵的纸张。
给札:写信或书写文书。
新书:新的著作或书信。
翻译
您的家族传承就像当年的陋室才子相如,适合与众多学者在石渠阁讨论学问。您珍藏的古纸虽然不多,但愿意分给我一些,自然应当用这些纸张书写新的书信或奏章。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体现了古人对学问传承与文献保存的重视。诗中的“陋相如”指的是苏轼认为自己家的学问基础普通,与古代伟大的儒家学者相比有很大差距。"宜与诸儒论石渠"则表达了希望和其他儒生一起讨论《尚书》中的“石渠”一章,显示出诗人对经典的尊重以及追求更深层次学术交流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札奏新书”,则反映了当时文献稀缺的情况。"古纸"指的是珍贵的古代书籍和文物,而这些资源有限,因此诗人希望能得到一份,以便进一步学习和研究。这也从侧面展示了苏轼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他努力学习、创作新著作的决心。
总体而言,这首诗流露出苏轼深厚的学养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同时也透露着个人的学术追求与书写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