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池湛湛一泓墨,衣焙霏霏半篆香
出处:《龟堂避暑》
宋 · 陆游
缥缈纱幮覆象床,蛮童擎粥进黄粱。
砚池湛湛一泓墨,衣焙霏霏半篆香。
团扇题诗无滞思,清泉洒地有馀凉。
更须风伯开云阵,准拟今宵月满廊。
砚池湛湛一泓墨,衣焙霏霏半篆香。
团扇题诗无滞思,清泉洒地有馀凉。
更须风伯开云阵,准拟今宵月满廊。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缥缈:形容轻盈、不真切。纱幮:轻薄透明的帷帐。
象床:象牙装饰的床。
蛮童:指异域或少数民族的儿童。
擎:捧着。
黄粱:小米粥。
砚池:磨墨的水池。
湛湛:形容水深且清澈。
霏霏:形容烟雾、香气等缭绕。
篆香:篆体字形的熏香。
团扇:圆形的手持扇子。
滞思:停滞的思绪,难以表达的思想。
洒地:落在地上。
风伯:神话中的风神。
云阵:云层形成的阵势。
准拟:预计,打算。
月满廊:月光洒满走廊。
翻译
轻盈的纱帐覆盖着象牙床,蛮族孩童端着小米粥走来。砚台中满满的一池墨水,衣香袅袅,似篆刻的半个字。
团扇上题诗无需多虑,清泉落地带来清凉。
还需风神驱散云层,期待今夜月光洒满长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龟堂中的闲适景象。"缥缈纱幮覆象床"写出了纱帐轻盈地覆盖在象牙床上,营造出一种清凉幽静的氛围。"蛮童擎粥进黄粱"则描绘了仆童捧着热腾腾的黄粱粥进来,增添了生活气息。"砚池湛湛一泓墨"暗示了文人墨客的雅趣,砚水深沉,似乎蕴含着诗人的思绪。"衣焙霏霏半篆香"则通过衣物上的香气,体现出夏日的微凉和书斋的宁静。
"团扇题诗无滞思"表达了诗人挥毫泼墨的自如,没有丝毫的阻滞,显示出他的才情。"清泉洒地有馀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爽,泉水落地的声音带来丝丝凉意。最后两句"更须风伯开云阵,准拟今宵月满廊",期盼风神驱散云层,让明亮的月光洒满长廊,寓意着诗人期待一个美好的夜晚,既有闲适的生活,又有诗意的期待。
总的来说,陆游的《龟堂避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书房的惬意与宁静,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