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全文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唐 · 孟浩然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徵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拼音版原文

chánggāoshìchuánzuìjiātáozhēngjūn

dāntiányuánwèihuángrén

wèizhěwènjīn

zhōngniánfèiqiūshàngguófēngchén

zhōngshìmíngzhǔxiàoshìlǎoqīn

guīláidāngyánxiàgēngjiàchūn

shànzhěnběichuāngxiàcǎizhīnánjiànbīn

yīnshēngxiètónglièyǐngyángzhēn

注释

高士:品德高尚的人。
陶徵君:指陶渊明,字元亮,曾任彭泽令,后隐居,有‘五柳先生’之称。
耽:沉迷,深深喜爱。
羲皇人:指伏羲氏时代的人,象征远古淳朴的生活。
栖栖:忙碌不安的样子。
丘壑:山陵和沟壑,代指自然山水。
上国:京都,指朝廷。
孝思:孝心,对父母的思念。
炎夏:酷热的夏天。
耕稼:耕田种地。
扇枕:摇扇驱赶蚊虫,以助睡眠。

翻译

我曾阅读过高尚士人的传记,最赞赏的是陶渊明先生。
他每日沉溺于田园乐趣,自比为远古的伏羲氏人。
我又是什么样的人呢,忙碌奔波只为了寻求道路。
到了中年,我放弃了山林生活,漂泊在繁华都城中饱受风尘洗礼。
我心中忠诚,希望能侍奉明君,孝顺年迈的双亲。
当我归乡时正值酷暑,农事已来不及像春天那样忙碌。
我在北窗下摇扇休息,又在南边山涧旁采摘药草。
借此机会向同僚告别,我羡慕陶渊明那真实的田园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孟浩然在中年时期因事废弃田园生活,到外地追求政治理想,但最终未能实现,感到沧桑变化和个人抱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诗中的“尝读高士传”表明诗人仰慕古代隐逸之士,如陶渊明之类,他们淡泊名利,自得其乐。诗人自比为羲皇时期的人,意在表达自己与世俗隔绝,只关心农耕和田园生活。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一句流露出诗人的困惑和迷茫,他在世间的角色和意义变得不明确。接着,“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则显示了诗人因追求政治理想而放弃田园生活,结果却是奔波劳碌,无所成就。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表达了诗人的两大愿望:一是希望能够为国家尽忠,为明君服务;二是希望能侍奉年迈的父母,完成孝道。然而,这些美好的愿望在现实中并未实现。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则写诗人归来时已是炎热的夏季,而农事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这反映出诗人的田园生活被打断,以及他对时间流逝和机会丧失的感慨。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一句描绘了诗人归来后的安贫乐道生活,他在北窗下用扇子承凉,去南边的小溪边采集灵芝。这些动作都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我安慰的心态。

最后,“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以及他对远古圣贤颍陽子的仰慕之情。在这里,颍阳子是传说中的一位得道之士,能够乘云游天。诗人通过这番表述,不仅是在向朋友致谢,更是在表达自己对于超脱尘世、达到心灵自由的深切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种个人情感和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心声展露,是对田园生活美好愿望与中年时期的现实无奈之间挣扎的一次抒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