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萼融朱蜡,平芜识绀茵
出处:《郡圃洗心亭宴坐对春物因书所见》
宋 · 宋庠
尽昼山楹坐,居然外物身。
野葵能向日,怖鸽解投人。
万萼融朱蜡,平芜识绀茵。
须知无事处,堪养不才臣。
野葵能向日,怖鸽解投人。
万萼融朱蜡,平芜识绀茵。
须知无事处,堪养不才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尽昼:整天。山楹:山中小屋。
居然:竟然,仿佛。
外物身:外界的过客。
野葵:野生的葵花。
向日:向着太阳生长。
怖鸽:受惊的鸽子。
投人:飞来投靠人。
万萼:万千花瓣。
融朱蜡:像熔化的朱红蜡烛。
平芜:平坦的草地。
绀茵:深蓝色的草丛。
无事处:平静无事的地方。
堪养:适合养育。
不才臣:无能之臣。
翻译
整天坐在山中小屋,感觉自己就像外界的过客。野葵向着太阳生长,鸽子见到人会飞来投靠。
万千花瓣如同熔化的朱红蜡烛,平坦的草地辨认出深蓝的草丛。
要知道,在这平静无事的地方,最适合养育无能之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昼山之巅的楹坐上静坐,心无杂念,与外界万物为伴。野葵向日而生长,显示着自然界生命力的强盛;而鸽鸟则因恐惧而飞投于人,表现出一种生存的弱势。诗中的“万萼融朱蜡”形象鲜明,描绘了春天花朵盛开的景象,“平芜识绀茵”则是对春日草木繁盛的描述。
最后两句“须知无事处,堪养不才臣”,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安贫乐道的态度。这里的“无事处”指的是一种远离尘嚣、心无挂碍的状态,而“不才臣”则是诗人自谦之词,意味着他认为自己并非什么都能干的人,但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也能够找到自己的养分和价值。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是一篇颇具境界和情趣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