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下有万伏弦,开云看白雉全文

下有万伏弦,开云看白雉

宋 · 项安世
共惟汉从官,三仕屈吾指。
前辈有郑公,后来王赵耳。
更生初去国,玉色欣共理。
我时见一叶,已识秋风起。
明年孔戣去,零落真复尔。
王师凛孤鹤,独叫青云里。
下有万伏弦,开云看白雉
前年郑公来,初论差可喜。
谓当上联璧,共举汉纲纪。
三年越山中,不使度此水。
低头用朱墨,得去真晚矣。
况当少天官,风木赴淮涘。
一时东都空,物理固如此。
此行关世运,特可慰闾里。
下有贤寓公,上有名刺史。
想见闽父老,欢喜屐折齿。
虽然庙朝旧,迹远心自迩。
公行见赵公,此语式举似。
有事当驿闻,毋忘汉天子。

注释

惟:只、仅。
汉从官:汉代的官员。
屈吾指:在我预料之中。
郑公:古代对德高望重者的尊称。
王赵耳:后辈中的杰出人物。
更生:更替任职的人。
玉色:形容面容如玉般洁白。
秋风起:暗示季节变化或政治风云。
孔戣:历史人物,此处代表类似官员。
零落:凋零、衰败。
凛:严肃、威严。
万伏弦:比喻众多期待的目光。
白雉:白色野鸡,象征吉祥。
郑公来:再次提及郑公来访。
联璧:比喻人才聚集。
风木:比喻父母去世。
淮涘:淮河岸边,代指远方。
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世运:世事的变迁、命运。
闾里:乡里、民间。
寓公:退居在家的官员。
名刺史:有名望的地方长官。
屐折齿:形容极度欢喜,鞋子都被踩坏。
庙朝:朝廷、庙堂。
驿闻:通过驿站传递消息。
汉天子:汉朝的皇帝。

翻译

只因汉代的官员,三次出仕皆在我预料之中。
前辈有郑公,后辈如王赵二人。
更生初次离开朝廷,面容如玉般喜悦于政事。
那时我见到一片落叶,已知秋风将至。
第二年孔戣离去,凋零的情景果然如此。
王师如同孤独的仙鹤,在青云中独自鸣叫。
下方有千万百姓,期待着你的到来解救他们。
前年郑公来访,起初的讨论令人欣喜。
他曾说应当联合贤能,共同维护汉室纲纪。
在越地三年,未能渡过此水返回。
低头书写朱墨,离开的时间确实太迟。
更何况在年轻的天官职位上,面对风木之悲,前往淮河之畔。
一时东都空荡,世间道理本就如此。
这次行程关乎世运,足以安慰乡亲们。
下方有贤能的寓公,上面有名望的刺史。
想象闽地父老,见到你定会欢欣鼓舞,甚至鞋子都会被高兴地踩坏。
虽然身处庙堂,但心中挂念的是故乡。
公与赵公相见,你会提起这些话。
若有大事,应立即通报朝廷,勿忘汉天子的威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送别郑尚书离开帅任回福州而作,表达了对郑公的敬仰和对其任职期间政绩的肯定。诗中提到郑公三次出仕,虽经历挫折但始终坚持,如“三仕屈吾指”。诗人以“更生初去国”形容郑公离任,暗示其高尚品格。他观察到郑公离去后,局势变化,如“明年孔戣去,零落真复尔”,暗指政治环境的动荡。

诗中提到的“王师凛孤鹤,独叫青云里”,象征郑公的清高与孤独,而“下有万伏弦,开云看白雉”则比喻朝廷内部的复杂形势。诗人回忆前年郑公的到来,充满希望地期待他能辅佐朝廷,然而却未能如愿,“三年越山中,不使度此水”。

诗人感叹郑公的遭遇,认为他的离去关乎世运,但仍能给地方带来安慰,如“此行关世运,特可慰闾里”。同时,他对郑公的接班人寄予厚望,想象福建父老的欣喜之情。最后,诗人提醒郑公,如果有重要事情应通过驿站上报,勿忘自己是汉天子的臣子。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郑公的敬仰,也有对时局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人才命运的关注和对国家兴衰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