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人柳目空依路,唤客莺声又隔林
出处:《新春道中口占 其二》
宋 · 李新
挑人柳目空依路,唤客莺声又隔林。
病渴相如今已老,悔将春事入琴心。
病渴相如今已老,悔将春事入琴心。
注释
挑人:挑选行人。柳目:柳树下的目光。
空依:空洞地依靠。
路:道路。
唤客:召唤客人。
莺声:黄莺的叫声。
又:再次。
隔林:隔着树林。
病渴:困倦和渴望。
相如今已老:如同现在这般衰老。
悔:后悔。
春事:春天的事情,可能指美好的时光。
入琴心:融入到琴音中。
翻译
在柳树下挑选行人,目光空洞地望着前方道路。黄莺的叫声唤来客人,却又隔着树林传来,显得遥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闲适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观察与感受。"挑人柳目空依路",柳絮轻飘,如同挑选一般铺展在空旷的道路上,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宁静的氛围。
"唤客莺声又隔林",莺鸟的鸣叫声穿过树林,似乎在呼唤着远方的旅人。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聆听能力,也传递了一种对远方或者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病渴相如今已老,悔将春事入琴心"则转而深沉,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以及个人抱负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病渴"暗示了身体或精神上的不适,"相如"可能是指战国时期的游侠相如,他以才华横溢著称,但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这里诗人通过自比,表达了对个人抱负无法完全实现的无奈和惆怅。
最后一句"悔将春事入琴心"则更为沉痛,似乎是在反思过去,将那些逝去的青春岁月、那些未竟的心愿,都化作琴声,寄托于艺术之中,以此来慰藉自己。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