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搜肠嗣高吟,深愧窘边幅全文

搜肠嗣高吟,深愧窘边幅

宋 · 赵善括
少年麋鹿姿,待价非结绿。
东湖嗜红芰,西山茹黄独。
虽无负郭田,仅有环堵屋。
稍知亲简编,岂意分符竹。
不作梁甫吟,徒歌采薇曲。
轩冕本无心,泉石慕幽躅。
疏才偶计偕,微名玷宦牍。
扰客书掣肘,蹈险车脱轴。
为米一折腰,献玉三刖足。
人情冰复炭,世路岸为谷。
奔走三十年,尘埃几千斛。
归访旧园林,要识真面目。
敝庐他人居,故友半鬼录。
诛茅倾客囊,千日笑神速。
堂成屡留醉,夜阑更秉烛。
冬霜孤松秀,春霖万花霂。
薰风自生凉,秋云不待族。
鱼鸟乐欣欣,柴荆纷樕樕。
曳杖时往还,拊缶谁拘束。
敲门闻剥啄,开缄佩谦牧。
初读少陵诗,再对渊明菊。
试听句掷金,坐想人如玉。
搜肠嗣高吟,深愧窘边幅

拼音版原文

shǎonián鹿姿dàijiàfēijié绿

dōngshìhóng西shānhuáng

suīguōtiánjǐnyǒuhuán

shāozhīqīnjiǎnbiānfēnzhú

zuòliángyíncǎiwēi

xuānmiǎnběnxīnquánshíyōuzhú

shūcáiǒuxiéwēimíngdiànhuàn

rǎoshūchèzhǒudǎoxiǎnchētuōzhóu

wèizhéyāoxiànsānyuè

rénqíngbīngtànshìtóngànwèi

bēnzǒusānshíniánchénāiqiān

guī访fǎngjiùyuánlínyàoshízhēnmiàn

rényǒubànguǐ

zhūmáoqīngnángqiānxiàoshén

tángchéngliúzuìlángèngbǐngzhú

dōngshuāngsōngxiùchūnlínwànhuā

xūnfēngshēngliángqiūyúndài

niǎoxīnxīncháijīngfēn

zhàngshíwǎngháifǒushuíshù

qiāoménwénbāozhuókāijiānpèiqiān

chūshǎolíngshīzàiduìyuānmíng

shìtīngzhìjīnzuòxiǎngrén

sōuchánggāoyínshēnkuìjiǒngbiān

注释

麋鹿:比喻少年时的纯真和自由。
结绿:古代美玉名,象征富贵。
红芰:红色的菱角,象征生活色彩。
茹黄独:吃野菜,形容生活简朴。
负郭田:靠近城墙的田地,象征财富。
环堵屋:简陋的小屋。
简编:书籍。
符竹:古代官府文书,象征仕途。
梁甫吟:诸葛亮的《梁甫吟》,象征志向。
幽躅:隐士的足迹,向往的隐居生活。
微名:小小的名声。
宦牍:官府的公文,指官场生涯。
掣肘:阻碍,比喻生活中的困难。
脱轴:车轴脱落,比喻困境。
刖足:古代刑罚,砍断脚,比喻受挫。
岸为谷:形容世道艰难,像山谷一样坎坷。
剥啄:敲门声。
谦牧:谦虚有礼的态度。
少陵诗:杜甫的诗,代表高雅文学。
渊明菊:陶渊明的菊花,象征隐逸生活。
掷金:比喻诗歌的韵律之美。
人如玉:赞美人的品质如玉般纯洁。
窘边幅:才思枯竭,无法表达。

翻译

少年时如麋鹿般自由,不求高价只愿清贫。
在东湖喜好红色的菱角,西山则食野菜度日。
虽无大片良田,仅有一间简陋小屋。
略懂亲近书籍,未料命运却与官场挂钩。
不效仿诸葛亮悲歌,只唱采薇的闲适之曲。
本无意于权位,向往的是山水间的隐逸。
才华平庸,只想与知己相伴,微名却污了官场记录。
忙碌的生活使我疲于应对,险境中车子常出故障。
为生活低头,多次被砍断脚趾。
人间冷暖如冰炭,世道坎坷如沟壑。
奔波三十年,身心疲惫,积聚的尘埃无数。
回归旧园,只为认清真实的自我。
故居已他人占据,旧友多已离世。
倾尽客囊买地筑屋,千日辛劳换得欢笑。
常常借酒浇愁,夜深时仍举烛照书。
寒冬中孤松挺立,春雨中百花盛开。
夏日微风吹过带来清凉,秋天的云无需聚集。
鱼鸟在此快乐,木柴草屋简朴。
持杖漫步,无人束缚我的自由。
开门迎接访客,谦逊有礼。
初次读杜甫诗,再品陶潜菊花。
倾听诗句掷金般的韵律,想象诗人的高尚品格。
搜肠刮肚寻找佳句,深感才情不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善括的《和邦承所赠中隐古风》,描绘了一位曾经怀抱高洁志向的士人,年轻时有着麋鹿般的自由之姿,期待以才华换取功名而非仅靠宝石。他在东湖欣赏红菱,在西山品味黄独,虽然没有丰厚的家产,但生活简朴,热爱读书。然而,仕途之路并非他所愿,他并未追求高位,而是向往自然,过着简静的生活。

诗中提到他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为生计奔波,经历了世态炎凉,尘土满身。回归田园后,他感叹人事变迁,旧友多已离世,家园荒芜。尽管如此,他仍能在简陋的居所中找到乐趣,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清风、春雨、夏日凉意和秋云之美。他的生活简单而自由,与鱼鸟为伴,不受世俗束缚。

诗人以欣赏杜甫和陶渊明的诗篇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感叹自己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展现,但也深感满足于这种平淡的生活。整首诗展现了诗人从世俗纷扰到回归内心宁静的过程,以及对自然和文学的深深热爱。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