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初天赋性,未始分贤鄙
出处:《次韵竹窗兄欲死叹》
宋 · 陈著
人生天地閒,所患在身死。
身死人谁逃,所患不在此。
所患死其心,此患无比侣。
厥初天赋性,未始分贤鄙。
贤鄙何由分,由自全自毁。
是故君子儒,明德至善止。
不问身死生,谁论时泰否。
纷纷蒙昧徒,知有外物尔。
富贵苟可图,遑恤理如彼。
求容足称香,丧志手落匕。
本心不复存,蹠寿何足美。
我兄竹窗兄,劲节修竹倚。
一病二十年,坐受五贼使。
题斋曰委顺,无怨当没齿。
闻兄赋欲死,我方疑所以。
及观欲死辞,终亦委顺矣。
委顺则心安,长须此心理。
身死人谁逃,所患不在此。
所患死其心,此患无比侣。
厥初天赋性,未始分贤鄙。
贤鄙何由分,由自全自毁。
是故君子儒,明德至善止。
不问身死生,谁论时泰否。
纷纷蒙昧徒,知有外物尔。
富贵苟可图,遑恤理如彼。
求容足称香,丧志手落匕。
本心不复存,蹠寿何足美。
我兄竹窗兄,劲节修竹倚。
一病二十年,坐受五贼使。
题斋曰委顺,无怨当没齿。
闻兄赋欲死,我方疑所以。
及观欲死辞,终亦委顺矣。
委顺则心安,长须此心理。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竹窗兄欲死叹》,通过对生死、人性、道德和君子之道的探讨,表达了对竹窗兄面临困境时选择委顺态度的理解和共鸣。诗中首先指出人生短暂,忧虑在于丧失本心而非肉体死亡,强调了内心的修养与道德的重要性。竹窗兄因病久卧,身处困境却能以“委顺”面对,不计较身外富贵,坚守内心本真,这种精神让作者深感敬佩。最后,诗人倡导人们应保持这种“委顺则心安”的心态,以求得内心的安宁。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