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程雪意催河柳,故国秋声长泽兰
出处:《送黄国子谒选之京》
明 · 林大春
鸣榔西上觉凌寒,应为时清好做官。
有子已堪书籍付,结交频把佩刀看。
离程雪意催河柳,故国秋声长泽兰。
欲寄旧游倍秋思,非关无雁到云端。
有子已堪书籍付,结交频把佩刀看。
离程雪意催河柳,故国秋声长泽兰。
欲寄旧游倍秋思,非关无雁到云端。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的《送黄国子谒选之京》。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赴京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
首联“鸣榔西上觉凌寒,应为时清好做官”,以“鸣榔”这一渔家常用的工具,象征友人即将踏上旅途,面对未知的寒冷与挑战,但同时也暗示着在清明的时代背景下,友人将有机会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
颔联“有子已堪书籍付,结交频把佩刀看”,通过“子”和“书籍”的联系,表达了对友人家庭的关心,以及对其学问传承的期待;同时,“佩刀”则象征着友人身处官场的准备与决心,显示了其勇往直前的精神。
颈联“离程雪意催河柳,故国秋声长泽兰”,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离别的氛围,雪意催促着河柳,仿佛在提醒友人旅途的艰难;而“故国秋声”与“长泽兰”则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尾联“欲寄旧游倍秋思,非关无雁到云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即使无法直接传递思念,也希望通过“雁”这一传统意象,让友人感受到远方的关怀与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勉励,也有对离别的不舍,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