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梧之山绝浮烟,上与女娲所鍊之石相牵连
出处:《题县崖兰花图》
元末明初 · 刘基
洞庭一夜西风起,沅湘美人隔秋水。
翠蕤玉佩冷不收,怨入苍梧九千里。
苍梧之山绝浮烟,上与女娲所鍊之石相牵连。
瘦根迸云石为穿,紫茎琼蕊涓飞泉,一开一落三千年。
岁晏玄霜白日昃,南山桂枝化为棘,我欲采之无羽翼。
月宫青鸾呼不来,卧虎岄明空太息。
翠蕤玉佩冷不收,怨入苍梧九千里。
苍梧之山绝浮烟,上与女娲所鍊之石相牵连。
瘦根迸云石为穿,紫茎琼蕊涓飞泉,一开一落三千年。
岁晏玄霜白日昃,南山桂枝化为棘,我欲采之无羽翼。
月宫青鸾呼不来,卧虎岄明空太息。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县崖兰花图》,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的作品。诗中以洞庭湖的秋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诗人通过“一夜西风起,沅湘美人隔秋水”表达了对远方美人的思念,以及因距离而产生的哀怨之情。接下来,他将思绪转向苍梧山,联想到女娲炼石的神话,赋予兰花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岁月沧桑感。
“瘦根迸云石为穿,紫茎琼蕊涓飞泉”形象地描绘了兰花坚韧的生命力和清雅的气质,即使历经三千年风雨,依然绽放。然而,“岁晏玄霜白日昃”,暗示时光流转,美好事物易逝。诗人感叹自己“无羽翼”无法采摘这象征美好的桂枝,只能在“月宫青鸾呼不来”的孤独中长叹。
整首诗借兰花寓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难以逾越的无奈。刘基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