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孤鸿知我意,每因明月为君歌
出处:《寄李仲明》
宋 · 李流谦
夜床风雨忆相过,节物惊人奈老何。
只有孤鸿知我意,每因明月为君歌。
千山梦去无由到,一字书来已觉多。
馀耳向来真义合,不知底处便容戈。
只有孤鸿知我意,每因明月为君歌。
千山梦去无由到,一字书来已觉多。
馀耳向来真义合,不知底处便容戈。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流谦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和孤独感受。开篇“夜床风雨忆相过”,通过夜晚的风雨激发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而“节物惊人奈老何”则表现出面对岁月流逝、事物更新,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哀愁。
“只有孤鸿知我意”,这里的“孤鸿”指的是独自飞行的大雁,它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远大的志向。诗人觉得只有这大雁才能理解自己的深情和寂寞。紧接着,“每因明月为君歌”,则表达了诗人在明月之下,为远方的友人吟唱歌谣,抒发胸中块垒。
“千山梦去无由到”,此句描绘了一种超越现实的渴望和不满足于现状的情感。诗人通过梦想希望能够跨越重重障碍,达到内心所向往的地方,但却感到困难重重,无从达至。“一字书来已觉多”,则是说即使收到友人的只言片语,也让诗人感到欣慰和温暖。
最后,“馀耳向来真义合,不知底处便容戈”表明了诗人对于朋友的信任和理解是相互的,他们之间的情谊纯真,没有猜疑和防备之心。即使是在远方,彼此也能感受到这种深厚的情意。
整首诗通过对风雨、孤鸿、大雁等自然元素的描写,以及对友情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性,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细腻与思想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