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天风吹作万琅玕,翠压修林收不起全文

天风吹作万琅玕,翠压修林收不起

出处:《竹窝
元 · 吴镇
阿香怒鞭箨龙尾,班鳞蚀去痕未洗。
天风吹作万琅玕,翠压修林收不起
林深有客栖寒烟,玉版已悟禅中禅。
人间赤日迥不到,著我六月秋泠然。
青云欲飞霖雨急,佩环声里双蛾泣。
玉箫惊起老龙眠,夜染潇湘半江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林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的生长环境与独特的魅力。

首句“阿香怒鞭箨龙尾”,以神话中的阿香(司夜之神)鞭打箨龙(竹笋),形象地描绘了竹笋破土而出的动态过程,充满了生机与力量。接着,“班鳞蚀去痕未洗”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侵蚀,竹子在岁月的洗礼下,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生命力依旧顽强。

“天风吹作万琅玕,翠压修林收不起”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竹子比作无数的绿玉珠,随风摇曳,翠色欲滴,覆盖着周围的树林,展现出竹林的壮观与生机勃勃。竹子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林深有客栖寒烟,玉版已悟禅中禅”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竹林深处修行的情景,他通过与竹林的亲近,领悟到了禅宗的真谛,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人间赤日迥不到,著我六月秋泠然”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竹林的清凉与宁静,即使在炎热的夏日,也能感受到如同秋天般的凉爽,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青云欲飞霖雨急,佩环声里双蛾泣”描绘了雨季来临,云雾缭绕,雨水倾盆而下的景象,竹林中的声响仿佛是佩环的轻响,又似双蛾的哭泣,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哀愁。

最后,“玉箫惊起老龙眠,夜染潇湘半江碧”以玉箫声唤醒沉睡的老龙,夜晚的江水被染成了碧绿色,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神秘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充满了哲理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