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披蕊笈,清晨漱瑶泉
出处:《希夷陈先生祠堂》
宋 · 范祖禹
太华朝紫清,莲花开绿烟。
尝闻希夷隐,欲学南华仙。
道与寥廓友,形随变化迁。
餐霞倚八极,御气游九天。
静夜披蕊笈,清晨漱瑶泉。
閒临日谷啸,下拂云窗眠。
一朝玉棺坠,委体同蜕蝉。
霓旌自宛转,羽驾何飘翩。
空馀故馆在,遗像犹依然。
嗟吾生已后,不得见当年。
扶摇若可借,永谢区中缘。
尝闻希夷隐,欲学南华仙。
道与寥廓友,形随变化迁。
餐霞倚八极,御气游九天。
静夜披蕊笈,清晨漱瑶泉。
閒临日谷啸,下拂云窗眠。
一朝玉棺坠,委体同蜕蝉。
霓旌自宛转,羽驾何飘翩。
空馀故馆在,遗像犹依然。
嗟吾生已后,不得见当年。
扶摇若可借,永谢区中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太华:指西岳华山。紫清:道教中的上清境界。
莲花:象征清净和超脱。
希夷: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南华仙:指庄子,著有《南华经》。
寥廓:广阔无垠。
餐霞:道教修炼者食用云霞,象征修炼成仙。
八极:指天地四方。
漱瑶泉:用美玉制成的泉水漱口,形容修炼者的洁净。
扶摇:大风,比喻强大的力量。
永谢:永远告别。
区中缘:尘世的缘分或牵扯。
翻译
太华山朝向紫色的清虚世界,莲花在绿色的烟雾中盛开。我曾听说希夷真人隐居,想要学习南华仙人的道法。
道法与广阔的宇宙为友,身形随万物变化而迁移。
以霞光为食,遨游于天地八方,驾驭清气在九天间游荡。
夜晚静静翻开秘籍,清晨用瑶池之水漱口。
闲暇时在日谷边长啸,躺下时让云窗轻拂。
有一天,玉棺落下,身体如同蜕变的蝉一样离开。
霓虹般的仙驾自在回旋,羽衣飘逸如飞。
只剩下古老的馆舍还在,他的遗像依旧清晰可见。
感叹我的生命已逝,无法再见到他当年的模样。
如果能借来扶摇直上的风力,我将永远告别尘世的牵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范祖禹对陈希夷先生祠堂的赞美和怀念之作。诗人以华山朝霞和莲花绿烟为背景,描绘了陈先生追求仙道的超然形象。他向往希夷先生的隐逸生活,欲效仿南华真人,与天地自然为友,身形随道行变化而迁移。在宁静的夜晚研读经书,清晨则漱饮山泉,享受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陈先生的仙逝如蝉蜕,留下的是华丽的霓旌和飘逸的羽驾,祠堂依旧,他的遗像依然生动。诗人感叹自己生在此后,无缘亲见陈先生的风采。最后表达了对飞翔自由的渴望,希望能够借助扶摇直上九天,永远割舍尘世的牵绊。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的敬仰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