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相从归展省,岂无野水为添杯
出处:《又和忆可庵》
宋 · 洪咨夔
耐翁流庆遍仍来,随处烝尝荐笋苔。
但认白云飞一点,便胜黄犊走千回。
屋山早露柤梨熟,墓道秋风菊桂开。
父子相从归展省,岂无野水为添杯。
但认白云飞一点,便胜黄犊走千回。
屋山早露柤梨熟,墓道秋风菊桂开。
父子相从归展省,岂无野水为添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耐翁:老翁。流庆:流传的恩惠。
仍来:到处。
荐:进献。
笋苔:竹笋和苔藓。
但认:只要看。
白云飞一点:一片白云飞过。
黄犊:黄牛。
走千回:长途跋涉无数回。
屋山:屋后的山。
早露:早晨的露水。
柤梨:楂梨。
熟:成熟。
墓道:墓地的小路。
秋风:秋风。
菊桂:菊花和桂花。
开:盛开。
父子相从:父子相伴。
归展省:回家探望。
野水:野外的清泉。
添杯:添酒。
翻译
老翁的恩泽流传各地,人们到处祭祀供奉竹笋和苔藓。只要看见一片白云飞过,就胜过黄牛长途跋涉无数回。
屋山上的早露让楂梨成熟,墓道边秋风吹过菊花和桂花盛开。
父子相伴回家探望,难道没有野外清泉可供添酒畅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又和忆可庵》。诗中,诗人以耐翁(可能指某位尊长)的流连忘返,四处品尝佳肴美酒,特别是对竹笋和苔菜的赞美为引子,表达了对自然与亲情的深深怀念。诗人认为,只要心中有如白云般纯净的情感,即使简单的景物也能胜过世俗的繁华。他描绘了屋山的早露滋润着楂梨,墓道上秋风吹过,菊花桂花竞相开放,这都是他对故土的美好记忆。
最后,诗人提到父子相伴回家探亲,自然之景仿佛能为他们的团聚增添欢乐,哪怕只是野外清泉也可作为共享的佳酿。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亲情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