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欲从我借书,我书何足观全文

欲从我借书,我书何足观

宋 · 陈傅良
山阿著柴扉,陋甚谁盘桓。
美人此何求,钜竹数十竿。
日阅书百篇,尚觉日力宽。
欲从我借书,我书何足观
辛勤抱遗经,及此鬓发班。
一语未领会,累日不自安。
虽更圣人手,亦恐众说谩。
况复秦汉下,曾莫脩与删。
致之获麟前,存者今若干。
我无以裁之,望洋久空叹。
羡君方盛年,恣意涉浩漫。
又闻书少多,不系学缺完。
读书固匪易,用书良独难。
昨来荷堤上,尝试及孟韩。
此话如涓埃,此道如丘山。

拼音版原文

shānāzhecháifēilòushènshuípánhuán

měirénqiúzhúshùshí竿gān

yuèshūbǎipiānshàngjuékuān

cóngjièshūshūguān

xīnqínbàojīngbìnbān

wèilǐnghuìlèiān

suīgèngshèngrénshǒukǒngzhòngshuōmàn

kuàngqínhànxiàcéngxiūshān

zhìzhīhuòlínqiáncúnzhějīnruògān

cáizhīwàngyángjiǔkōngtàn

xiànjūnfāngshèngniánshèhàomàn

yòuwénshūshǎoduōxuéquēwán

shūfěiyòngshūliángnán

zuóláishàngchángshìmènghán

huàjuānāidàoyuèshān

注释

山阿:山脚。
柴扉:简陋的小屋。
盘桓:逗留徘徊。
美人:泛指有才华的人。
钜竹:高大的竹子。
日力:精力。
遗经:古代遗留的典籍。
鬓发班:斑白的头发,指年纪大。
谩:杂乱,错误。
曾莫:从未,未曾。
致之:达到,获得。
荷堤:荷花盛开的堤岸。
孟韩:孟子和韩非,两位先秦思想家。

翻译

山脚下的小屋简陋无比,谁会在此逗留徘徊。
美人在这里寻找什么呢?几十根大竹子引起了她的注意。
每天阅读上百篇文章,仍觉得时间宽裕。
她想向我借书,但我的藏书有何价值呢?
我辛苦保存的古籍,如今已见斑白的头发。
一句话没听懂,我几天都心神不宁。
即使是圣人手笔,也担心众说纷纭。
更何况在秦汉之后,很少有人能修订删减。
这些书在麒麟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现在还能读到的又有多少呢?
我没有能力评判,只能长久地感叹。
羡慕你正值青春年华,尽情涉猎广博的知识。
听说读书越多,学问不一定就越完善。
读书固然不易,但如何运用所学却更为艰难。
昨天在荷塘边,我试着去理解孟子和韩非的思想。
这话语微不足道,而学问之道却深如山岳。

鉴赏

这首宋诗《借书一首别薛子长》是陈傅良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薛子长借书求知的热情和对知识传承的感慨。首句“山阿著柴扉”描绘了薛子长居住环境的简朴,而“陋甚谁盘桓”则暗示了他的清贫生活。接下来,诗人赞美薛子长的求知欲望,他不仅拥有“数十竿”巨竹,还勤奋读书,日览百篇,显示出他的好学精神。

诗人感叹自己虽然藏书丰富,但薛子长若有所需,自己的书籍似乎也显得不足,因为“辛勤抱遗经,及此鬓发班”,表明自己已年老,难以再像年轻人那样深入研究。他担心自己的见解有限,甚至担心众说纷纭,难以取舍,进而引用典故,指出古代经典著作的保存不易,流传下来的已经不多。

诗人羡慕薛子长正值青春年华,可以尽情阅读广泛的知识,同时也认识到读书虽易,但如何运用所学却是更大的挑战。最后,诗人以荷堤上的交谈为例,说明即使是浅显的讨论,也能引发深思,而学问之道犹如山岳般高大,令人感叹不已。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借书这一日常小事,寓言了知识的积累与传承,以及个人在学术探索中的困惑与敬仰。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