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愤激计潜成,临危岂顾生全文

愤激计潜成,临危岂顾生

出处:《读段太尉碑
唐 · 崔涂
愤激计潜成,临危岂顾生
秪空持一笏,便欲碎长鲸。
国已酬徽烈,家犹耸义声。
不知青史上,谁可计功名。

拼音版原文

fènqiánchénglínwēishēng
zhīkōngchí便biànsuìchángjīng

guóchóuhuīlièjiāyóusǒngshēng
zhīqīngshǐshàngshuígōngmíng

注释

愤激:强烈的愤怒和激动。
计:计划,决心。
临危:面临危险。
顾:顾虑。
秪:只。
持:拿着。
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执的手板,象征权力。
碎:打碎,比喻消灭。
国已酬:国家已经酬谢了(他的贡献)。
徽烈:显赫的功绩,美德。
耸义声:使正义之声高扬。
青史:史书,指后世的记载。
谁可:谁能。
计功名:计算或评价功名。

翻译

深藏的愤怒和决心逐渐形成,面对危险怎能只顾自身安危。
手中仅握着一块笏板,却有摧毁巨鲸的壮志豪情。
国家已经酬谢了他的英勇事迹,家族也因此显赫正义之声。
但不知道在历史的记载中,谁能被真正记取功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涂的《读段太尉碑》,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段太尉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英雄事迹的怀念。诗中的每一句都透露出一种悲壮与激昂的情感。

"愤激计潜成,临危岂顾生。" 这两句表达了英雄在面对国家危难时,不惜牺牲个人生命,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和勇气。这种不顾个人安危,只为国家存续的精神,是古代忠义之士的典型写照。

"秪空持一笏,便欲碎长鲸。" 这里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英雄面对强敌时的勇猛姿态。"秪空持一笏"比喻英雄孤身一人却敢于挑战天下,"便欲碎长鲸"则是将自己的力量渲染得无所不能,如同能够摧毁海中巨兽一般。

"国已酬徽烈,家犹耸义声。" 这两句诗表达了英雄不仅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即使事过境迁,其英勇事迹依然被后人传颂,家庭也因此而扬名。

最后两句"不知青史上,谁可计功名。" 则是诗人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评价和怀念,表达了即便在浩瀚如烟的历史长河中,也难以衡量他们的功绩和荣耀,反映出诗人对于英雄不朽的敬仰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段太尉碑文的吟咏,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忠勇人物的深切赞美,以及对历史英雄事迹的无限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