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
出处:《晚次湖口有怀》
唐 · 刘长卿
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
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
顷为衡湘客,颇见湖山趣。
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
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
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
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
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
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
顷为衡湘客,颇见湖山趣。
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
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
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
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
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水汽弥漫天空与水面交融,极目远眺平江傍晚的景色。向南望去,天边无际,孤独的船儿会驶向何方?
我曾是衡湘的游子,深深领略过湖光山色的韵味。
早晨的雾气与楚地的云彩相伴,夕阳映照在江边的树木上。
对京都的思念常常萦绕心头,即使万里之遥,心却始终向往着那里。
白发已生,我乘着小舟,归途上满是苍茫的波涛。
秋风已起,日日夜夜,大雁向南方飞去。
洞庭湖畔的树叶纷纷凋零,数不胜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诗人在湖口停歇,望着辽阔的南方天际,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故乡的思念。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长,展示了诗人超脱尘世、胸襟辽阔的一面。
首句“霭然空水合”设定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画卷,水天一色,给人一种物我两忘的感觉。接着,“目极平江暮”表达了诗人在日落时分对远方的无限眺望。
第三、四句“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顷为衡湘客,颇见湖山趣。”通过对南方天际的遥望和独自一帆驶入何处的疑问,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旅途中所见风光的怀念。
“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早晨清新的气息和傍晚时分夕阳的温暖,与水面上的倒影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恬静安逸的情境。
“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那远离的心灵在空间中穿梭,充满了对归属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描绘了一幅秋风起时,白发老翁驾着平底船只,在波涛汹涌的河流上缓缓行驶的画面,透露出一种归隐田园的意境。
“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则是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飘泊。
最后两句“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以洞庭湖的枫树叶片随秋风纷纷而落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诗人在这样的景象中感受到岁月的沉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的豪放与忧郁,并以此抒发了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对故乡的无限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