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有兵天不用,幄中无策印空多
出处:《开元即事》
唐 · 徐夤
曲江真宰国中讹,寻奏渔阳忽荷戈。
堂上有兵天不用,幄中无策印空多。
尘惊骑透潼关锁,云护龙游渭水波。
未必蛾眉能破国,千秋休恨马嵬坡。
堂上有兵天不用,幄中无策印空多。
尘惊骑透潼关锁,云护龙游渭水波。
未必蛾眉能破国,千秋休恨马嵬坡。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曲江:指曲江池,唐代长安名胜,此处代指唐玄宗。真宰:真正的主宰,此处指唐玄宗。
讹:误传。
渔阳:古郡名,此处代指边疆战事。
荷戈:执戈出征。
堂上:朝廷之上。
不用:未被使用。
幄中:军帐中。
印空多:官印众多,但无良策。
尘惊骑:尘土飞扬中的骑兵。
潼关锁:潼关的封锁。
云护:云雾环绕。
龙游:形容龙腾跃,此处比喻皇帝或军队。
蛾眉:美女,代指杨贵妃。
破国:颠覆国家。
马嵬坡:唐朝历史上的地名,杨贵妃在此处被赐死。
翻译
曲江的真正主宰在京城中被误传,突然接到命令去渔阳执戈征战。朝廷之上已有战事,上天似乎并未使用他的才能,军帐之中虽官印众多却无良策应对。
尘土飞扬中骑兵疾驰穿过潼关的重重封锁,云雾缭绕中仿佛龙腾于渭水之上。
并非美女就能颠覆国家,千年之后也不必再对马嵬坡的悲剧耿耿于怀。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虚构的战争场面,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的向往以及对战乱的批判。首句“曲江真宰国中讹”暗示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宰相掌控不力;次句“寻奏渔阳忽荷戈”则表现了边疆用兵的紧急局势,但“堂上有兵天不用”和“幄中无策印空多”两句揭示出尽管军队集结但并未真正派上战场,朝廷内部却是策略繁多却毫无作用。以下“尘惊骑透潼关锁,云护龙游渭水波”两句描绘了战争的混乱与恐怖,军马践踏关隘,龙象在渭水中游动,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战乱的景象。
最后,“未必蛾眉能破国,千秋休恨马嵬坡”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因美女(如蛾眉)而导致国家灭亡的故事持保留态度,认为并非所有国家的覆灭都可以简单归咎于一两个人的行为,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同时,“马嵬坡”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因宠爱杨贵妃而引发安史之乱,最终导致唐朝国力大衰的历史事件,诗人通过提及这个典故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反思和哀叹。
整体来看,此诗以战争为背景,借古讽今,抒写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