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话尽诚渺茫,山水各悠长全文

话尽诚渺茫,山水各悠长

出处:《咏李白短歌行
明 · 朱元璋
渔樵较长短,是非盈耳满。
话尽诚渺茫,山水各悠长
买臣文章中,蟠溪望鬓霜。
两人隔千古,美恶皆一场。
争能在当时,雄气超榆桑。
罢钓平纣暴,休樵饮琼觞。
贤愚自不泯,黑白成殊观。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对历史人物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功名与道德的深刻思考。开篇“渔樵较长短,是非盈耳满”,以渔夫和樵夫的对话引出对世间是非的探讨,暗示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变。接着“话尽诚渺茫,山水各悠长”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买臣文章中,蟠溪望鬓霜”将历史人物买臣(即汉武帝时的丞相公孙弘)与古代的蟠溪(传说中姜太公钓鱼的地方)联系起来,暗喻了功名与隐逸之间的选择,以及岁月流转带来的变化。“两人隔千古,美恶皆一场”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人物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争能在当时,雄气超榆桑”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在当时所展现的雄心壮志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后人对他们的评价可能与当时大相径庭。“罢钓平纣暴,休樵饮琼觞”通过对比纣王的暴政和平民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正义与和谐社会的向往。

最后,“贤愚自不泯,黑白成殊观”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无论贤愚,其影响都不会被遗忘,而世间的是非黑白也终将得到公正的评判。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现实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道德标准及历史进程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