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隆乾先绪微如线,负荷常忧力量轻全文

隆乾先绪微如线,负荷常忧力量轻

出处:《病中九首 其六
宋 · 刘克庄
隆乾先绪微如线,负荷常忧力量轻
已矣学农并学圃,非惟惭长亦惭卿。
沂源昔□渐师友,尚齿今谁问。

注释

隆乾:清朝初期。
先绪:祖先的基业。
微如线:非常微弱。
负荷:承担重任。
力量轻:力量不足。
已矣:罢了,已经如此。
学农:学习农业。
学圃:学习园艺。
惭长:对自己年长感到惭愧。
惭卿:对同辈感到自愧不如。
沂源:地名,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个地方。
昔:过去。
师友:师长和朋友。
尚齿:尊重年长者。
今谁问:现在还有谁会询问或关心。

翻译

清朝初期的基业如同细线般微弱,常常担忧力量不足。
我已经决定既要学习农事又要学习园艺,不仅对自己年龄大感到惭愧,也对同辈感到自愧不如。
在沂源昔日的师友情谊逐渐淡薄,如今还有谁关心尊崇长者呢?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病中九首(其六)》。从诗句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在疾病中对于农事和学业双重担忧的作品。

首先,“隆乾先绪微如线”一句,通过“隆乾”指代农业劳作的艰辛,以及“先绪”暗示家族传承的责任,形象地表达了农业生产的繁琐和沉重。这两字组合在一起,既有历史的深度,也强调了农事的不易。接着,“负荷常忧力量轻”则直接描写了诗人对于承担这些任务时所感受到的焦虑与无力。

“已矣学农并学圃”一句,则转向了对个人修养和学问的反思。“非惟惭长亦惭卿”表达了诗人在病中对于自身修养不足以及未能尽到作为儿子的责任所感到的懊悔。

最后,“沂源昔□渐师友,尚齿今谁问。”这一句中的“沂源”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河流,也常用来比喻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诗人在此反思过去与师长、朋友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情景,而现在则感受到孤独无援,没人能问询自己的情况。

整首诗通过对农事和学业的双重忧虑,以及个人修养和家庭责任的自我审视,展现了诗人在病中对于生活、学问、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