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闻更欲住绝顶,他日瘦筇何处寻
出处:《送斗山兄隐居石耳山》
宋 · 汪炎昶
遥望石耳山嶙峋,咆哮虎豹林涧深。
山屏倚翠障残日,石剑攒锋锼太阴。
岂有渔人可问讯,苦怜木客长哀吟。
似闻更欲住绝顶,他日瘦筇何处寻。
山屏倚翠障残日,石剑攒锋锼太阴。
岂有渔人可问讯,苦怜木客长哀吟。
似闻更欲住绝顶,他日瘦筇何处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遥望:远眺。石耳山:石耳山。
嶙峋:峻峭。
咆哮:怒吼。
虎豹:虎豹。
林涧:幽深的林涧。
山屏:山峦如屏障。
倚翠障:翠绿环绕。
残日:夕阳余晖。
石剑:石剑般的山峰。
锼太阴:直刺阴霾天际。
渔人:渔夫。
问讯:询问。
木客:山中居民。
哀吟:哀叹。
住绝顶:居住在山顶。
瘦筇:瘦弱的竹杖。
何处寻:去哪里寻找。
翻译
远眺石耳山峻峭,虎豹在幽深的林涧怒吼。山峦如屏障,翠绿环绕,夕阳余晖映照其上,石剑般的山峰锐利如锥,直刺阴霾天际。
哪里会有渔夫可以询问,我只能怜悯那些长久哀叹的山中居民。
似乎听到有人渴望居住在山顶,但日后要寻找这样的地方,竹杖又该去哪里寻找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画面,充满了强烈的自然美与孤独的情怀。开篇“遥望石耳山嶙峋,咆哮虎豹林涧深”两句,设定了一个高峻而又神秘的山峰景象,其中“嶙峋”形容山势之险峻,“咆哮”则传达出山中野兽的吼叫声,营造了一种雄浑与野性的氛围。
接着,“山屏倚翠障残日,石剑攒锋锼太阴”两句,不仅继续描绘了山势的险峻,更通过“倚翠障残日”的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光线的有限。同时,“石剑攒锋锼太阴”则显得更加抽象与哲理,似乎在探讨时间与空间之谜。
诗中间的“岂有渔人可问讯,苦怜木客长哀吟”两句,则引入了人文关怀。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山中隐士渔人的寻访之愿,以及对于行旅者(木客)的同情和理解。
最后,“似闻更欲住绝顶, 他日瘦筇何处寻”两句,展现了诗人对高峰之上的向往以及未来的探索计划。这里的“似闻”表现了一种朦胧的听觉体验,而“他日瘦筇何处寻”则预示着诗人对于未来可能的行动方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脉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空间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