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扣关子,玄言对吾属
逼霄沓万状,截地分千曲。
萍解深可窥,林豁遥在瞩。
已高物外赏,稍涤区中欲。
野鹤翔又飞,世人羁且局。
沈吟迹所误,放浪心自足。
缅怀虚舟客,愿寄生刍束。
说诗整颓波,立义激浮俗。
荆吴备登历,风土随编录。
恨与清景别,拟教长路促。
溪鸟语鹂喽,寺花翻踯躅。
印围水坛净,香护莲衣触。
捧经启纱灯,收衽礼金粟。
安得扣关子,玄言对吾属。
翻译
箬叶之水青如竹叶,玉山之色比玉更碧。山势迫近天空,形态万千,地面被切割成千回百转的曲折道路。
水中的萍藻分开,深度可见,远处的树林开阔,一眼就能看到。
我已经超脱世俗的欣赏,稍稍洗涤了心中的欲望。
野鹤自在飞翔,世人却被束缚,生活局促。
沉思中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放任自我,内心满足。
怀念那些如虚舟般的隐士,希望寄托于简朴的生活。
谈论诗歌,我要整顿颓废的风气,树立正道以激励浮躁的世风。
游历荆吴两地,记录各地风土人情。
遗憾不能长久停留这美景中,只想让路途变得短暂。
溪边鸟儿鸣叫如黄鹂,寺庙花朵盛开如踯躅。
水坛周围印迹清晰,莲花香气触动衣襟。
手捧佛经,点燃纱灯,合上衣襟,行礼如仪。
如何能与有学问的人交谈,用深奥的语言启发我们。
注释
箬水:形容水质清澈。玉山:比喻山色翠绿。
逼霄:逼近天空。
沓万状:形态万千。
萍解:水草分开。
瞩:看。
物外:超脱世俗。
区中欲:世俗欲望。
羁且局:束缚且生活局促。
缅怀:怀念。
虚舟客:隐士。
颓波:颓废的风气。
浮俗:浮躁的世风。
荆吴:古代地区名。
编录:记录。
长路促:使路途短暂。
鹂喽:鸟鸣声。
踯躅:花开的样子。
印围:水坛周围的印记。
莲衣:莲花衣裳。
经:佛经。
金粟:指佛像。
扣关子:敲门求见。
玄言:深奥的语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开篇两句“箬水青似箬,玉山碧于玉”以精妙的笔触勾勒出箬溪清澈如同绿色丝织物一般,以及玉山之美胜过了美玉本身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切感受和高超的审美能力。
接着“逼霄沓万状,截地分千曲”一句,则通过对溪水蜿蜒曲折、如同天上的云气一般的描写,强调了山溪之间错综复杂而又自然和谐的关系。诗人在此通过逼真细致的语言描摹,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中。
“萍解深可窥,林豁遥在瞩”两句,则是对水中萍藕和远处林木的观察。这里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能力,也表达了对大自然深邃奥妙之处的欣赏。
“已高物外赏,稍涤区中欲”一句,是诗人的感慨。这里,“已高”指的是诗人自身的境界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高度,而“物外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之争的超越态度;“稍涤区中欲”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净化和升华。
接下来的“野鹤翔又飞,世人羁且局。沈吟迹所误,放浪心自足。”几句,则是一种深刻的社会观察与个人情感的表达。“野鹤”象征着自由与远行,而“世人羁且局”则揭示了大多数人被束缚于现实世界的无奈。诗人通过“沈吟迹所误”表露了对过往错误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烦恼、自在飞翔的心境。
以下几句“缅怀虚舟客,愿寄生刍束。说诗整颓波,立义激浮俗。”则是对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表述。诗人通过对过往漂泊生涯的回忆,以及希望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归宿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的深沉情怀与对于诗歌、学问之重视。
最后,“荆吴备登历,风土随编录。恨与清景别,拟教长路促。”则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崇以及对美好景致即将离去的不舍心情的抒发。而“溪鸟语鹂喽,寺花翻踯躅”则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之声与色彩的和谐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景色的精致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社会观察和精神追求的深入表达,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