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全文

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

出处:《僧伽歌
唐 · 李白
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
问言诵咒几千遍,口道恒河沙复沙。
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
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
意清净,貌棱棱,亦不减,亦不增。
瓶里千年铁柱骨,手中万岁胡孙藤。
嗟予落魄江淮久,罕遇真僧说空有。
一言散尽波罗夷,再礼浑除犯轻垢。

拼音版原文

zhēnsēnghàohàosēngjiāyǒushílùnsānchē
wènyánsòngzhòuqiānbiàn

kǒudàohéngshāshā
sēngběnzhùnántiānzhúwèitóutuóláiguó

jièchángtiānqiūyuèmíngxīnshìshàngqīnglián
qīngjìngmàoléngléng

jiǎnzēng
píngqiānniántiězhùshǒuzhōngwànsuìsūnténg

jiēluòjiānghuáijiǔhǎnzhēnsēngshuōkōngyǒu
yánsànjìnluó

zàihúnchúfànqīnggòu

翻译

这位真正的僧人名叫僧伽,有时他会和我讨论佛法的深奥内容。
他问我念诵咒语多少遍,回答说是恒河沙数再加恒河沙数。
这位僧人原本住在南印度,为了传播佛法来到这个国家。
他的戒律如同秋天明亮的月亮,内心纯净如世间青莲花。
他的心意清净,外貌威严,既不骄傲也不自卑。
他手中握着千年铁柱的骨头,瓶中装有万岁的胡孙藤。
我长久漂泊在江淮之间,很少遇到这样能深入讲解空与有的真僧。
他的一句话就能消除我心中的疑惑,再次礼拜便洗净了我身上的罪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僧伽的高僧与诗人李白交谈佛法的情景。诗中“真僧法号号僧伽”表明僧伽是一位真正的佛门弟子,且擅长佛法;“有时与我论三车”则显示他与诗人有深厚的交流,他们共同探讨佛教中的“三车”理论,即大乘、小乘和菩萨乘。

接下来的“问言诵咒几千遍,口道恒河沙复沙”表现了僧伽对佛法的精通与敬业,他能够背诵大量的经文咒语,如同恒河沙数般多。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突出了僧伽在佛学上的造诣。

“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一句指出僧伽原先居住在印度(即古代中国称之为“南天竺”),为了佛法而远涉重洋来到中土,这种行为在佛教中被誉为“头陀行”,即苦行修持,以此来表明僧伽的佛法修持之严谨与决心。

“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则是对僧伽德行与心境的赞美,他守持的戒律如同长天中秋月般明净无瑕,而他的内心则如同清净的青莲花一般。

“意清净,貌棱棱,亦不减,亦不增”进一步描绘了僧伽外表与内在的一致,他的心性清净而不杂,外貌也呈现出一种自然无为的美感,不带任何过度的装饰或掩饰。

“瓶里千年铁柱骨,手中万岁胡孙藤”两句则是在形象地表达僧伽对于佛法的深厚理解与长久修持,他能够领悟到古代高僧用铁柱穿心的苦行,以及传说中的长寿之物“胡孙藤”。

最后,“嗟予落魄江淮久,罕遇真僧说空有”表达了诗人李白对于自己流离失所、长时间未能遇到真正高僧的感慨,而现在终于得以聆听僧伽开示佛法,感到十分珍贵。紧接着,“一言散尽波罗夷,再礼浑除犯轻垢”则是李白对于僧伽教诲的一种回应,他愿意以谦逊之心接受教化,用佛法净化自己的心灵。

综观全诗,李白通过对僧伽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自己与这位高僧之间的深厚情谊,更重要的是表达了对于佛法的尊崇以及个人修行的渴望。这首诗在艺术上也颇具匠心,从语言到意境,都极力追求一种超然物外、出尘脱俗的境界。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