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砌兰为玉,王庭树是珠
星光回八座,气色动三吴。
遇合明良早,贤称父子俱。
名高乌石隽,宦达白门趋。
化育覃瓯骆,旬宣浃汴都。
后先元济美,扬历尽亨衢。
开府湘山近,扬旌楚水孤。
奇勋标八桂,重镇扼苍梧。
烽火欣全熄,壶浆望已苏。
武功铜柱勒,文德铁桥敷。
油幕歌旋凯,枫宸喜献俘。
两朝心并赤,三世锡偏殊。
谢砌兰为玉,王庭树是珠。
承家恩浩荡,报国力驰驱。
运属夔龙会,谁其稷契徒。
九重来紫诏,三辅叶黄□。
官应天喉舌,才充国瑾瑜。
上公新剑履,高帝盛规模。
旆引钟陵月,帆飞粤海凫。
笑余三作吏,垂老一潜夫。
自解闽疆绶,长甘谷口愚。
岂知青眼顾,能及涸鳞枯。
礼数光蓬荜,形骸略散樗。
副书惭石室,浪迹托江湖。
生事惟餐菊,浮名任守株。
云泥俄隔绝,岐路独踟蹰。
礼乐酬明主,文章起大儒。
调和凭鼎鼐,盘错别昆吾。
公且图麟阁,吾将老钓舻。
故山芳远志,不必问长途。
鉴赏
此诗《奉送御史大夫少司马吴公晋大司空还陪京三十韵》由明代诗人叶春及所作,是对吴公晋晋升为大司空这一重要职务的颂赞与送别之作。
首句“天地昌尧历”,以天地之广袤,象征吴公晋的功绩深远,如同古代圣君尧的历法一般,为国家带来繁荣昌盛。接下来“朝廷重禹谟”则进一步强调了吴公晋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他的智慧与策略如同大禹治水的谋略一样被朝廷重视。
“星光回八座,气色动三吴”运用天文现象比喻吴公晋的影响力广泛,不仅影响着国家的各个角落(八座),也触动了东南地区的民众(三吴)。接着“遇合明良早,贤称父子俱”赞扬了吴公晋与明君的相遇,以及他与家族成员的贤能。
“名高乌石隽,宦达白门趋”描述了吴公晋的名声与官职的显赫,如同乌石山上的俊杰,又如同在繁华都市中快速前行的官员。以下几句“化育覃瓯骆,旬宣浃汴都”则展现了吴公晋在治理地方时的卓越才能,无论是边远之地(瓯骆)还是京城(汴都),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理与宣传。
“后先元济美,扬历尽亨衢”赞美吴公晋在历史长河中的贡献,如同先贤一样,他的功绩遍布四方,如同在大道上行进。接下来的几句“开府湘山近,扬旌楚水孤”则描绘了吴公晋在湘山附近建立府邸,楚水旁树立旗帜的情景,象征着他的权力与威望。
“奇勋标八桂,重镇扼苍梧”进一步强调了吴公晋在南方边陲的军事贡献,如同在八桂之地立下奇勋,扼守着苍梧要塞。以下几句“烽火欣全熄,壶浆望已苏”表达了对吴公晋平定叛乱、恢复和平的赞誉。
“武功铜柱勒,文德铁桥敷”赞扬了吴公晋在军事与文化上的双重成就,如同在铜柱上刻下武功,在铁桥上铺展文德。接下来的几句“油幕歌旋凯,枫宸喜献俘”则描述了吴公晋凯旋归来,受到皇帝的欢庆与欢迎。
“两朝心并赤,三世锡偏殊”表达了吴公晋忠诚于国家,家族三代都受到特殊的恩赐。以下几句“谢砌兰为玉,王庭树是珠”则以兰花与珍珠比喻吴公晋及其家族的高尚品质与杰出贡献。
“承家恩浩荡,报国力驰驱”赞扬了吴公晋在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忠诚与奉献。接下来的几句“运属夔龙会,谁其稷契徒”则表达了对吴公晋才能的肯定,认为他是能够与古代贤臣相比肩的人物。
“九重来紫诏,三辅叶黄□”描述了吴公晋晋升为大司空后,受到皇帝的嘉奖与赏赐。以下几句“官应天喉舌,才充国瑾瑜”则赞扬了吴公晋在官场中的角色与才华。
“上公新剑履,高帝盛规模”表达了对吴公晋新官职的祝贺,以及对他未来工作的期待。接下来的几句“旆引钟陵月,帆飞粤海凫”则描绘了吴公晋离开京城,前往南方任职的情景。
“笑余三作吏,垂老一潜夫”表达了对吴公晋过去经历的回忆与对未来的祝福。最后几句“自解闽疆绶,长甘谷口愚”则表达了吴公晋愿意辞官归隐,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而“岂知青眼顾,能及涸鳞枯”则表达了对吴公晋才能与品德的赞赏,认为他的关注如同救活干涸的鱼儿一样宝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与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吴公晋的卓越才能、高尚品德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