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风高白日沈西麓,未到常程不敢宿全文

风高白日沈西麓,未到常程不敢宿

清 · 方殿元
风高白日沈西麓,未到常程不敢宿
残月惨淡落战场,新鬼啾啾为谁哭?孤舟怆恍不得力,远趁前山两三屋。
五更豺虎声欲稀,寡妇哀哀叹孤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舟行图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渲染,展现了诗人对战争与离乱的深刻感慨。

首句“风高白日沈西麓”,以“风高”、“白日沈”勾勒出傍晚时分的景象,夕阳西下,天色渐暗,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悲凉的氛围。接着,“未到常程不敢宿”,点明了舟行者因未知前方情况而不敢停歇的心态,流露出对旅途艰辛与不确定性的担忧。

“残月惨淡落战场”,将月光与战场联系起来,残月的惨淡映照出战争的残酷与荒凉,暗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而“新鬼啾啾为谁哭?”一句,以新鬼的哭泣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对战争无尽的悲痛,将个人情感与社会主题紧密相连。

“孤舟怆恍不得力,远趁前山两三屋”,进一步描绘了舟行者的孤独与无助,孤舟在夜色中艰难前行,仿佛在寻找着一丝慰藉。而“远趁前山两三屋”,则暗示了前方可能有的避难之所或暂时的栖息地,但这种希望也显得渺茫而无力。

最后,“五更豺虎声欲稀,寡妇哀哀叹孤独”,将时间推进至深夜,豺虎的叫声逐渐稀疏,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与新的开始,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寂静与恐怖。寡妇的哀叹,则直接揭示了战争对家庭和社会结构的破坏,以及女性在战乱中的脆弱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不仅展现了舟行者的个人体验,更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对个体和社会的深远影响,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历史反思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