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恐未深,更入几重云
出处:《寄章泉先生赵昌父》
宋 · 戴复古
灵凤鸣朝阳,神龙不泥蟠。
时兮不可为,昌父乃在山。
思君二十年,见君良独难。
时于邸报上,屡见得祠官。
祠官禄不多,一贫其柰何。
采芝亦可食,当作采芝歌。
近者李侍郎,直言遭逐去。
人皆笑其疏,君独有诗句。
君为山中人,世事安得闻。
入山恐未深,更入几重云。
时兮不可为,昌父乃在山。
思君二十年,见君良独难。
时于邸报上,屡见得祠官。
祠官禄不多,一贫其柰何。
采芝亦可食,当作采芝歌。
近者李侍郎,直言遭逐去。
人皆笑其疏,君独有诗句。
君为山中人,世事安得闻。
入山恐未深,更入几重云。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写给章泉先生赵昌父的一首寄赠诗。诗中以“灵凤鸣朝阳”和“神龙不泥蟠”起兴,象征赵昌父的才华横溢和超凡脱俗。诗人感叹时运不济,昌父隐居山中,他们虽相隔遥远,但诗人对他的思念经年累月,难以轻易相见。
“祠官禄不多,一贫其奈何”表达了对昌父清贫生活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他的敬仰,即使生活简朴,他依然保持着高尚的品格。诗人鼓励昌父采芝自给,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并以“采芝亦可食,当作采芝歌”表达对这种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接着,诗人提到李侍郎因直言被贬逐的事,众人嘲笑其直率,而赵昌父却能以诗言志,显示出独特的见解和高洁的人格。最后,诗人想象昌父身处深山之中,远离尘世纷扰,表达了对他的深深祝福和对隐逸生活的推崇。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